为什么放射性元素可用于考古研究?

科普中国网 2017-03-19

  作者:万维钢

  关键词:放射性元素  考古

  1997年3月19日,新疆考古所宣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找到丹丹乌里克遗址。你知道考古人员是依靠什么来推测时间的吗?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考古界最常用的放射性元素,它是如何被用于考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你永远也不可能预测单个原子什么时候衰变。只要不衰变,今天的这个原子和昨天的它没有任何不同,它不会变“旧”。但是,你可以精确地计算这个原子在一定时间内衰变的概率。若原子数量巨大,那么将会有一定比例的原子发生衰变。卢瑟福很早就发现了这个性质,并且提出“半衰期”的概念,意思是放射性物质衰变一半所用的时间。他随即指出,这个性质可以用来测定地球的年龄,由此发现地球其实比当时人们认为的古老得多,这就给地质学做出了一个大贡献。

  考古中最常用的测定古生物年龄的办法是用碳-14测年法,碳-14是寻常的碳-12原子的同位素(多了两个中子)。碳-14有放射性,可以通过贝塔衰变变为氮-14,半衰期是5730年。地球上的碳-14主要来自宇宙线。植物活着的时候吸收二氧化碳,其中碳-14和碳-12的比例是固定的。而植物死后,它所含的碳-12不变,碳-14却会慢慢衰变掉,二者比例就发生了变化。因此,只要考察化石中碳-14和碳-12的比例,就可以计算出它的死亡时间。

版权所有少年儿童出版社,鼓励任何不用于商业性质的传播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