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信号
标准:连续两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防御指南: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市政、水务、电力、等部门与单位注意采取适当应对措施;2.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3.高温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必须外出时,应在行前做好防晒准备,备好遮阳物和防暑药品、饮用水;4.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注意饮食卫生和适当休息,不长时间吹空调,浑身大汗时不宜冲凉水澡。
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防御指南: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市政、水务、建筑、卫生、电力等部门与单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2.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进行露天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备好清凉饮料和中暑急救药品;3.对汽车进行合理养护,开车注意交通安全,避免疲劳驾驶;4.有老、弱、病、幼的家庭应备好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并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及一定的照料;5.高温时段应减少户外活动,必须出行的带好防晒用具,在户外要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太阳镜,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6.持续高温天气容易使人疲倦、烦躁和发怒,应注意调节情绪,保证充分休息。
标准:24小时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市政、公安、建筑、电力、卫生等部门与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保障生产、消防、卫生安全和城市供水、供电;2.高温时段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作业,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必要时停止生产作业;3.驾驶人员要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疲劳驾驶;车内勿放易燃物品,开车前应检查车况,严防车辆自燃;4.注意对老、弱、病、幼特别是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的照料护理,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5.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合理安排外出活动时间,避开中午和午后,外出采取有效的遮阳防晒措施;6.高温高湿条件下人易疲倦,要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中午适当休息,保持良好心态。
标准:24小时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防御指南: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启动和实施防暑降温应急措施,密切关注保障整个城市安全运行的各项工作;2.供电部门防范用电量过高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事故,消防部门加大值班警力投入,有关部门和单位都要特别注意防火;3.高温时段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和户外活动,中小学、幼儿园在高温时段停课休息;4.驾驶人员要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疲劳驾驶;车内勿放易燃物品,开车前应检查车况、水箱和电路,严防车辆自燃;5.加强对老、弱、病、幼特别是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的照料护理,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6.高温时段不进行户外活动,出行避开中午和午后,采取有效的遮阳防晒防护措施;7.高温时期应备好防暑降温药品,多饮用凉白开、冷盐水等防暑饮品;室内空调的温度不宜过低,节约用水用电。
避开中午
约会选在室内
走在树荫下
去游泳
遮阳帽
防晒霜
多喝水
遮阳伞
中暑怎么办
征兆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
轻度中暑: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晕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救助措施
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
可饮用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
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处理,救治重点是降低体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及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