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礼.png

【忆梁思礼】“自力更生”是航天精神的根本

科普中国 2016-05-24

  编者按:4月14日10时52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梁思礼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最为外界熟知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 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他曾坦言:“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 荣。”

  光明日报长期以来对梁思礼院士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早在 1998年4月14日,长征火箭系列第50次发射时,梁思礼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自力更生”是航天精神的根本》,指出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靠的就是发愤图强和自力更生。此后,梁思礼相继在光明日报刊发多篇文章阐述中国航天精神。现在,我们将五篇文章再次刊出,共同追忆梁思礼院士。

  作者:梁思礼

  (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1998年4月14日 第5版)

   

  在长征火箭系列第50次发射这一可庆贺的日子里,回顾中国航天事业在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和直接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 仅为发达国家几十分之一的投资发展到目前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靠什么?我认为,靠的就是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1956年10月8日,国防 部五院开始建院时,党中央就指示,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指苏联),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成果”。后来这就成为五院建院方针。经过30多年 的实践,我们又总结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这24个字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航天人41年经历 的写照,又是鞭策航天事业继续发展的动力。在24个字里,“自力更生”又是最根本的一条,这是中国航天战线的主要标志和特征。

  自力更生的本质就是要有民族自信心,有志气,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中国人不笨,对自己的力量要有信心,不要妄自菲薄。中国航天事业 在开始时是通过仿制前苏联近程导弹起家的。后来,由于美国封锁和前苏联撕毁合同,撤退专家,妄图扼杀中国的尖端技术于摇篮之中,逼得我们非自己干不可。当 时也有走哪条路的争论。一条是走仿制的路,事实证明是死路一条,只好下马。另一条路是发奋图强,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力量走自行设计、自力更生的路。党中央 领导我们走上后一条路。虽然走得很艰苦,经历了不少的失败和挫折,但终于走通了。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第一个中近程导弹飞试成功。1966年“两弹结 合” 的导弹核武器也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五个有核国家之一。

  走自力更生的路,光有决心信心还不够,还得具有实力。而实力又必须在自行研制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累才能逐步增长起来。根据航天事业的经验,要 能设计、开发出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要有一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思想、技术过硬,勇于创新并能攻克难关的配套科研队 伍。二是要建立起配套的科研机构和相应的研究、开发和试验设备。三是要有一整套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研管理制度。四是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先研究,以不断补 充新的技术储备,为下一代产品打基础。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与五六十年代已有很大不同。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建设和发展自己。但是问 题在,实行对外开放是否就不需要自力更生?当然不能。为什么有一些地方长期停留在仿制、来料加工或当外国装配厂的阶段,离不开洋拐棍?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能 立志去创新,对自己的力量没有信心。不相信靠自己也能搞出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商品。不相信可能用自己开发的商品进行国际竞争。1980年,当我国向太平洋发 射远程火箭成功后,聂荣臻元帅非常高兴。他握着我们的手说:“四个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这些话至今言犹在耳。

  在当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上。中国近百余年屈辱的历史使我们深切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落后同样也要挨打。当 年,帝国主义要掠夺的是物质资源,而现代技术侵略者的手段更凶狠,争夺或吸引人才资源,为他们开发高技术硬、软件,反过来再占领垄断弱国的市场。其结果必 然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21世纪的中国如想成为真正的强国,就必须从振兴科技入手,自力更生为主, 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迎头赶上,在世界级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朱镕基总理说,本届政府要把“科教兴国”作为最大任务。这使我清晰地感到第二个科技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科技应用的推动者应 该是企业。有出息、有远见的企业家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科技实力。现代企业制度中应有更多科技要求的内容,如企业应是科技先导型;应有足够高的开发和研究的 投入;技术改造应侧重于加强以当代新观念和高技术武装起来的技术基础,如 CAD/CAM,并行工程,IPD,CIMS,过程管理和过程改进,ASIC的设计和生产,软件工程化,新工艺,工作站,网络,数据库等。

  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要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真正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勇于开发有国际竞争力的挑战性 的高技术商品,就要在加强技术基础条件上肯花钱,能给科技人员创造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少一些大吃大喝,少一些豪华别墅、高档商城、楼堂馆所的建设,少一 些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少一些贪赃枉法,少一些……钱是会有的。朱总理对此已有很多阐述,全国人民热切盼望朱总理的这些要求能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fangbw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