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2831a-23e2-415c-9417-2a540c4912f3_size149_w600_h803.jpg

屠呦呦:中医药宝库不是拿来就能用

新民晚报 2017-01-09 作者:马亚宁

  原标题:聚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 屠呦呦:中医药宝库不是拿来就能用

  人物名片

  屠呦呦 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专业为药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新民晚报·新民网】青蒿素的发明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解决了长期困扰医学界的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的疟疾的治疗问题,这是中国对世界医学所做的重要贡献,其中饱含了她和其同事的艰辛努力,充满了中西医药融会贯通的智慧。

  屠呦呦,这个代表着中国本土科研人员首次摘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名字,今天上午登上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最高颁奖台。“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随着这个深蕴中国传统文化的名字传遍全球,凝聚了中华文明精粹的中医药也在世界前沿科技的最高殿堂里,焕发出强劲的现代生命力。

  两本书了解屠呦呦

  自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屠呦呦”三个字的前面,常会出现一大串“打破纪录”的定语——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中国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研究员、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技工作者……

  而在屠呦呦心中,对自己最贴切的表述,只有那段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以及有幸成为中国科学家团队中的普通一员。当一个又一个重量级奖项纷至沓来时,她总是习惯性回避,“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的个人情况在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

  这两本书,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是她学术生涯的手边书,常用的那本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藏青色的皮质封面是图书馆中最容易蒙尘的那一类书。

  默默耕耘的中国科学家

  翻开《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上世纪在不同领域辛勤耕耘又默默无闻的中国科学家群像,以及他们一项项改变着人类生活的科研成就,既朴实又生动。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属于屠呦呦的章节中清晰写着,谁都想不到父亲给女儿取自《诗经》的这个名字,让她与青蒿素结下了一生之缘。

  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都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药来解决老药的抗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都没有满意成果。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屠呦呦坚信有悠久传统历史的中医药一定会有精华。她和同事们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直到第191次实验,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为了确保安全,我们在自己身上试毒。我自己的肝脏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

  半个世纪前,十多年“一眼望不到头”的茫茫探索,如今提起,不过寥寥几句老人特有的喃喃絮语,云淡风轻。一本本翻遍古书,收集数千方药,数百次的筛选“试错”,还要“尝”尽百草亲身试药......只有待过实验室的人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是有多么枯燥、寂寞;将事业冷板凳坐穿,是需要多少淡定和勇气。

  继续努力开发中医药宝库

  1981年10月中国首次向世界全面公开青蒿素抗疟成就,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从1995年起,WHO陆续将我国研发生产的蒿甲醚、青蒿琥酯和蒿甲醚-苯戊醇复方列入WHO 第9、11和12版《基本药物目录》,推荐给世界各国。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青蒿素类抗疟药进入WHO基本药物目录,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青蒿素类药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全球疟疾病死率,成为全球疟疾治疗的首选药,得到世界公认。

  如今,屠呦呦的书柜中,大大小小的奖状、奖杯、出席证、获奖照片摆满了格架。获不获奖,对这位耄耋之年的科学家来说已不那么重要,但每一次获奖都足以证明我国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让她欣慰。“但是,中医药宝库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的,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新民晚报记者 马亚宁)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民晚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