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为什么要在夏天治?

人民网-科普中国 2017-07-12

  今年的三伏天来了!每年夏天,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腰腿疼痛等疾病的患者来说,采用“三伏贴”这种“冬病夏治”的治疗方式都是十分受欢迎的。那么,“冬病”是怎么形成的?“冬病夏治”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呢?有哪些禁忌呢?为了解这些问题,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王光涛和北京健泽中医诊所主治医师刘钊两位专家。

  “冬病”是怎样形成的?

  《成都晚报》曾在报道中说明,中医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风湿或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四肢怕冷、体虚容易感冒等冬季多发的疾病称为“冬病”。对此,王光涛解释说,辩证地来看,“阳气不足”是引发“冬病”病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并不是唯一原因。刘钊介绍,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在冬天发作主要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北方冬天较为寒冷、干燥,人们开窗通风的时间较短,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在北方的冬季较为多发。但随着环境和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疾病已经没有明显的地域界限。并且,冬天因日照时长较短,紫外线杀菌作用不充分,一些季节性疾病,包括传染病也容易在冬季传播。

  为什么“冬病”在夏天治疗是有效的?

  “冬病夏治这种治疗形式在我国传统医学的探索过程中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流传了下来,三伏贴在用药经验上也比较成熟。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的时节,人体的阳气也最为旺盛,利用这样的时机来补充人体的阳气,可以达到调整人体阳虚的目的。”王光涛解释说。

  刘钊说,“三伏贴”属于中医传统中的“天灸”,即利用天然药物来施灸。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其主要作用机理可能在于,通过药物刺激皮肤发疱,以此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但是,刘钊提醒,这种灸法需要区分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是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的。

  中医治疗手段因人而异,热帖“三伏贴”有哪些禁忌?

  王光涛在采访中表示,“中药贴敷”这种治疗方式需要确定患者是否会对其药物有敏感反应、体质是否合适、是否有皮肤病等等。“除了贴敷膏药,艾灸、针灸、药物药茶、锻炼方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疗法也都会应用到中医的治疗当中。” 刘钊提醒,想要预防或治疗疾病,需要在专业的中医门诊处询问自己适合的治疗方式。“全民三伏贴”这种防病治病的方法其实不够科学,对所有患者普遍采用同一个模式来治疗,恰恰违背了中医理论的最基本原理。

  刘钊介绍说,传统中医有“因地、因时、因人”这种“三因制宜”的观念,讲求“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对每个患者的疾病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王光涛在采访中表示,中医诊疗必须和医生面对面进行,需要进行完整“望、闻、问、切”的过程,有缺陷的信息会影响诊断效果。

  “中医治疗手段因人而异,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灵魂。”刘钊强调。

  受访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王光涛、北京健泽中医诊所主治医师刘钊。(张萌)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人民网-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