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海军入列舰艇大盘点:总吨位15万吨中国海军网 2017-01-10 |
2016年,中国海军新舰入列继续保持“下饺子”的猛烈态势,一艘艘新型军舰昂首驶向大洋,守望祖国万里海疆。今天,根据公开报道,中国海军网将海军军舰“新成员”进行梳理发现,全年共入列导弹驱逐舰1艘、导弹护卫舰9艘、坦克登陆舰5艘、综合补给舰3艘,其中2万吨级舰艇达到4艘,入列舰艇总吨位近15万吨,着实令人振奋。让我们一起见证2016年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
新一代猎扫雷舰
荣成舰
1月25日,由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新一代猎扫雷舰荣成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舷号811,配一条母舰和3条百吨遥控扫雷艇,配备先进猎雷系统及灭雷设备。该舰主要进行侦查雷阵等使命任务,也可巡逻警戒、护渔护航等。(记者李庆威)
新型导弹护卫舰
荆州舰
1月5日上午,导弹护卫舰荆州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军港举行。
荆州舰舰长王红兵介绍说,荆州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综合攻防能力强,配有多型对海、对空、反潜武备及完善的预警探测系统。荆州舰的建造与入列,将进一步提高海军部队体系作战能力,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侯 瑞 王志鹏 温子东)
海军新一代破冰船
海冰722船
1月初,我国新一代破冰船海冰722船入列命名及授旗仪式在辽宁葫芦岛某军港举行,标志着该船正式加入人民海军序列。
海冰722船是海军接收的第一艘272型破冰船。该船入列后,将承担冰情调查、破冰和海上冰区搜救任务。海冰722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2015年3月下水,船长103.10米,宽18.40米,满载排水量4860吨,最大航速18节,可抗风力12级,续航达7000海里,设有直升机平台,可起降一架直-8直升机。
新型坦克登陆舰
天目山舰
1月12日,新型坦克登陆舰天目山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东海舰队某军港举行。天目山舰长119.5米,型宽16.4米,最大排水量5008吨,最大航速20节,设舰炮系统,可供直升机起降。该舰主要用于输送登陆部队实施滩头登陆等任务及其它非战争军事行动。(记者 纪合宝)
综合补给舰
高邮湖舰
1月29日上午10点,中国海军最先进的综合补给舰“高邮湖”舰入列仪式在浙江舟山某海军码头举行,作为第六艘以湖泊命名的补给舰,“高邮湖”舰满载排水量超过2万吨,是我国海军序列里吨位仅次于“辽宁号”航母的军用舰船。
“高邮湖”舰采用了我国最新最先进的造船和补给技术,和之前同型号舰相比也有很多升级,“高邮湖”舰具备同时为两艘战舰进行油料、弹药和物资补给能力,航速也能够适应现代海军编队的需要。
新型护卫舰
荆门舰
1月底,荆门舰正式加入南海舰队战斗序列。荆门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一代轻型护卫舰,舰长89米,宽11米,满载排水量1300余吨,舰上装备了多套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高,隐身性能好,具有较强的防空、反潜和对海作战能力。(蔡盛秋、骆以汉)
新型船坞登陆舰
沂蒙山舰
2月1日上午,新型两栖船坞登陆舰沂蒙山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海军东海舰队某军港举行,标志着沂蒙山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沂蒙山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071A新型两栖船坞登陆舰,舷号988,最大排水量近2万吨,是我国目前吨位最大、装备最先进的登陆舰,具有良好的整体隐身能力。该舰是东海舰队装备的第一艘船坞登陆舰,也是目前东海舰队最大的两栖舰只。
新型海洋综合调查船
邓稼先船
2月2日入列,邓稼先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型海洋综合调查船,装备有包括海洋气象观测、海洋水文调查、海洋测绘作业、调查测量辅助等多项调查测量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海洋综合调查测绘能力。
新型导弹护卫舰
铜仁舰
2月20日,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新型导弹护卫舰“铜仁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广东某军港举行。
“铜仁舰”是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具有很强的防空、反潜和对海作战能力,主要担负巡逻警戒、护渔护航等任务。
新型导弹护卫舰
湘潭舰
2月24日上午,新型导弹护卫舰——湘潭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浙江舟山某军港举行,标志着该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王华勇中将为该舰授军旗并颁发命名证书。
湘潭舰是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舷号531,满载排水量4000余吨。该型舰可单独或者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和防空作战能力,是我国海军新一代主力作战舰型。(记者刘亚迅 特约记者方立华、代宗锋)
新型坦克登陆舰
武夷山舰
3月7日,新型坦克登陆舰——武夷山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战斗序列。
武夷山舰(舷号914),是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型坦克登陆舰,最大排水量5000余吨,主要担负登陆作战中输送登陆兵渡海登岛任务,平时也可执行战备运输、海上救护、国防教育等多样化军事任务。 (周鹏程、滑停、唐诗)
新型坦克登陆舰
徂徕山舰
3月7日,新型坦克登陆舰——徂徕山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战斗序列。
徂徕山舰(舷号915),是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型坦克登陆舰,最大排水量5000余吨,主要担负登陆作战中输送登陆兵渡海登岛任务,平时也可执行战备运输、海上救护、国防教育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周鹏程、滑停、唐诗)
新型破冰船
海冰723船
2016年3月17日入列。海冰723船,船长103.1米,型宽18.4米,满载排水量4860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艘新型破冰船。该船作为海冰722船的姊妹船,同样具有TC6级破冰能力,可连续破除1米以下当年冰。入列后,该船将与海冰722船共同承担以黄渤海海域为主的冰情调查和破冰,对冰区被困船舶、人员进行搜救,以及电子试验保障、巡逻、警戒、护航等任务。
新一代轻型导弹护卫舰
曲靖舰
6月8日上午,新型护卫舰——曲靖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随着鲜艳的八一军旗首次在曲靖舰上冉冉升起,标志着该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曲靖舰是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新一代轻型导弹护卫舰,舷号“508”,满载排水量1300余吨。该舰装备了多套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高,隐身性能好,可单独或者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防空、反潜和对海作战能力。(记者陈国全、特约记者薛成清)
新型导弹驱逐舰
银川舰
7月12日上午,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新型导弹驱逐舰银川舰入列命名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码头举行,标志着该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据了解,银川舰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现役最先进导弹驱逐舰,舷号175,装备了多型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高,隐身性能好,具有较强的区域防空、反潜和对海作战能力。(侯融、王一安、于林、记者陈国全)
新型远洋综合补给舰
洪湖舰
7月15日上午,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远洋综合补给舰洪湖舰、骆马湖舰入列命名仪式在广东湛江某军港举行。自此,两艘远海综合补给舰正式加入海军南海舰队战斗序列,同时也标志着人民海军远洋遂行任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黎友陶、张良)
新型远洋综合补给舰
骆马湖舰
7月15日上午,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远洋综合补给舰洪湖舰、骆马湖舰入列命名仪式在广东湛江某军港举行。自此,两艘远海综合补给舰正式加入海军南海舰队战斗序列,同时也标志着人民海军远洋遂行任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
洪湖舰和骆马湖舰均属同一型舰,满载排水量20000余吨,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新型远洋综合补给舰,舷号分别为963、964,两舰采用了我国较为先进的海上补给技术,具备横向、纵向、立体补给功能,可同时对多艘不同类型舰艇进行补给,有较强的远洋综合补给能力和一定的对海、对空防御作战能力。(黎友陶、张良)
新型导弹护卫舰
淮安舰
8月11日上午10时,新型导弹护卫舰淮安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浙江舟山某军港举行,标志着淮安舰加入海军东海舰队正式开始服役。淮安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具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被誉为“海上轻骑”。(伍尚锐 陈仲篪)
新型导弹护卫舰
保定舰
12月12日上午,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某新型导弹护卫舰保定舰、菏泽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江苏连云港某军港举行,标志着两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保定舰、菏泽舰属同一型舰,舷号分别为511、512,满载排水量1300余吨。两舰装备了多套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高,隐身性能好,可单独或者协同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防空、反潜和对海作战能力。(曾范鹏、特约记者徐巍)
新型导弹护卫舰
菏泽舰
12月12日上午,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某新型导弹护卫舰保定舰、菏泽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江苏连云港某军港举行,标志着两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保定舰、菏泽舰属同一型舰,舷号分别为511、512,满载排水量1300余吨。(曾范鹏、特约记者徐巍)
新一代猎扫雷舰
东港舰
12月29日,中国海军新一代猎扫雷舰东港舰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东港舰是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新一代猎扫雷舰,舷号814,配一条母舰和3条百吨遥控扫雷艇,母舰满载排水量近600吨。该舰设计理念先进,信息化集成度高,母舰配备先进的猎雷系统及灭雷设备,遥控扫雷艇配备多型扫雷具,在一定条件下原则上可以猎灭和扫除各型水雷。同时该舰还具有造价成本较低、运行维护简单、舰员编制精简等优点。该舰入列后将主要进行侦查雷阵、清扫雷障、开辟海上通道等使命任务,同时也可担负勘察海底、航道检测、巡逻警戒、护渔护航等辅助任务,是优化装备结构,提升基地反水雷作战能力的又一重要力量。(黄亮、郭金辉、朱俊杰)
新型导弹护卫舰
滨州舰
12月29日上午,国产新型导弹护卫舰——滨州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浙江舟山某军港举行,标志着该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滨州舰舷号515,舰长140米,宽16米,满载排水量4000余吨,配备多套我国自主研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系统,可单独或者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警戒探测和综合作战能力。(史奎吉、江敏、特约记者林健)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