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大联合大协作答好新时代的科普考卷科技日报 2018-09-19 |
我国从今年9月份开始,为小学一年级开设了科学必修课程,这在我国历史上是首次。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也带来了“科普的春天”。
四十载砥砺前行,中国科普事业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实现了从自发有组织有计划、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飞跃,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时代答卷。
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由此进入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轨道。目前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部门已扩展至34个。
中央与地方联手协作
各地各部门面向基层、服务民生,组织开展了大量各具特色的群众性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扎实推进,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人才建设等基础工程建设不断加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坚持大联合大协作,逐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联合协作、共建共担、层层分解目标责任的矩阵式工作格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本地区“十三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方案,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科协各级组织构成的网络型组织体系,为中国科普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的各级科普场馆,全国各省成立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均承担了科普活动的重要功能。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社会广泛参与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事业的活力之源。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为各地各部门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各级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形成科普强大合力。2016年科协系统所属学会、协会参加科普活动的次数达10.51万次,参与科普活动的科技工作者335.98万人次。98个全国学会累计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432个,团队成员已达5264人。2016年全国共有8080个科研机构、大学向社会公众开放,比2006年增长248.58%,吸引了863.37万人次参观。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1—2015年共培训科学教育相关学科骨干教师640万人,为各地科学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以科普日为代表的群众性科普活动盛况空前。自2004年以来,全国科普日活动已连续举办14年,这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科普活动,各地各部门全国科普日期间累计举办重点科普活动7万多次,参与公众超过13亿人次,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每年都与首都群众一起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科普、参与科普的热情。
探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模式
“十二五”以来,中国科协先后与28个省份签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共建协议》,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政策、组织、投入等保障力度,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绩效考核,不断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探索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开展科普服务评价试点,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科普活动学分制,建立科技辅导员职称序列,各方支持参与科普的强大合力不断凝聚,大联合大协作的局面逐步完善。
经过艰苦努力和积极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党全面领导、政府大力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广泛参与”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功模式。2005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有百分之一点几,但最新的第10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经达到8.47%。距离国务院“十三五”规划要求在2020年底达到10%的目标,已逐渐拉近距离。
全社会共同参与 形成科普工作的强大合力
“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
中国气象学会举办科普活动
北京大学校园开放日
创新性科技类节目《机智过人》
科普进行时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为各地各部门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各级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活动
2016年,参与科普活动的科技工作者335.98万人次。在科普讲座、培训、活动中,既有院士专家,也有一线科技工作者,既有年老的科学家演讲团,也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共同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级科协组织为提升全民素质提供组织保障
遍布全国的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为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供了可靠组织保障。2016年科协系统所属学会、协会参加科普活动的次数达10.51万次。
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向公众开放
2016年全国共有8080个科研机构、大学向社会公众开放,比2006年增长248.58%,吸引了863.37万人次参观。一批高新企业也打开大门,向公众展示科技创新能力。
科普资源集成能力增加
科普图书、科普期刊、科技报纸、科技广播和电视节目数量持续增加。2016年,全国共出版科普图书11937种,比2006年增长277.51%,发行量13487万册,比2006年增加8565万册,平均每万人拥有科普图书975册。出版科普期刊1265种,比2006年增长122.71%,共计发行15970万册,比2006年增长20.11%,平均每万人拥有科普期刊1155册。各级科协主办科技报纸134种,比2006年增长332.26%;制作科技广播、电视节目8304套,播放时间为11696小时,比2006年分别增长205.63%和671.24%。
科普产业不断壮大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科普产业不断壮大、迅猛发展,科普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渗入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科学等学科课程标准,把科学素质的课程理念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并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组织普通高中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研制。2012年,教育部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加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还联合开展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英才计划、全国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机器人竞赛、挑战杯等系列科普活动。其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经成功举办30届,每年有约1000多万人次的青少年参加,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2013年,教育部、中国科协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看,社会反响热烈。
科学宣传,激发全国创新热情
中宣部联合相关部门先后两次就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印发意见,为科普宣传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环境。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多年来坚持组织媒体对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最美科技工作者”进行宣传报道,大力弘扬我国科学家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和坚守创新的科学精神。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举办“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精心打造全国“双创”活动周、科技活动周等重点活动,大力宣扬FAST望远镜、“蛟龙”号、“墨子”号等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激发起全国的创新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宣部牵头持续加强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类媒体的科技宣传力度。至2016年,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普网站达到2975个。各级科协制作科技广播、电视节目8304套,播放时间11696小时。
覆盖农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农村部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务农农民培训;联合财政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达55亿元,覆盖全国所有区县。将农民科学素质提升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全国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2011—2013年,累计发放技术资料8.5亿份,对农民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2730万人次。农业农村部、全国妇联等多部门联合从2013年开始加大农村妇女科学素质工作,连续3年开展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参与农村妇女超过1000多万人次。全国妇联与农业农村部等共同认定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866个,培训了20多万名农村妇女。
全国科普日上体验化学的神奇
中宣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机器人大赛上的小选手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