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港珠澳大桥“专业护航”的“90后”

中国科学报 2018-10-30 作者:黄辛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它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筹备6年,建设9年,港珠澳大桥建设历时足足15年。其背后是无数大桥建设者们爱国奋斗、砥砺前行的缩影。

  其中特别惹人注目的是一位“90后”老人,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49届校友、工程力学家、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他解决了港珠澳大桥的不少难题,今年初还亲自去走了一遍,眺望大屿山与伶仃洋。

  一门心思扑在港珠澳大桥

  今年2月,孙钧心情格外舒坦,站在港珠澳大桥东岛非通航孔桥的桥面上,眺望着大屿山与伶仃洋,“来了这么多次,这次心情最轻松”。

  孙钧是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届校友,毕业后留校任教,3年后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随着土木系调至同济大学。长期从事地下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进行地下结构理论研究,对发展地下结构流变力学、黏弹塑性理论和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学科有重大贡献;出色地完成了多项重大工程、国家基金和科技攻关任务。

  最近五六年,他的心思都扑在了港珠澳大桥上。没有人能猜到,这位“90后”院士,过去一年的工作强度是这样的:前后出差30多次,而今年春节来临前的最后两次出差,孙钧都是从上海赶往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当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隧道深埋在外海海底,它的长度和埋置深度都达到世界最长、最深的规模。由于这项“超级工程”涉及很多全新的技术,其蕴含的巨大工程难度都是过去不曾遇到过的。已至耄耋之年的孙钧,频繁地往来于上海和珠海,奔走于工地和会议室,前前后后参加各类技术风险评估会、咨询会达三四十次。每次提技术方案,他都知无不言,剖析问题更是丝丝入扣,条理分明。

  在孙钧的工作议程上,农历鸡年的最后一个学术会议,是关于港珠澳大桥桥梁美学的。港珠澳大桥跨海段长度22.9公里,海底隧道长达5.9公里,还有两个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这两个人工岛如何规划,人工岛的景色如何与海景协调、吸引更多香港同胞到这里来旅游,全桥景色怎么设计更好,这些都是桥梁美学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在成为交通部指定的技术顾问,为港珠澳大桥“专业护航”前,孙钧曾参与过很多“超级工程”,其中包括青藏公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洋山深水港、长江隧桥等。“我这一辈子,经手的大项目大概就是这些。不是我有什么能耐,大概是我资格比较老吧。”孙钧谦虚地说,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关心母校发展

  除了关注这些有形的“超级工程”之外,对于人才培养这一无形的“超级工程”,孙钧同样倾注了自己的满腔热情,尤其是对自己的母校,他更是时刻关注。

  众所周知,土木系是上海交大最早的专业之一,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为祖国造就了很多孙钧这样的人才,但在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土木系师资设备全部转移到同济大学,直到1986年才开始恢复建设。

  孙钧曾热心建言献策,并提出三点期待:

  第一,土木工程虽然是一个传统学科,但离不开新技术的更新改造。他希望,在今后的学科发展当中,土木工程学科可以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适应学科发展新态势。

  第二,他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发展的前沿动态,运用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高校教师要将自己的科研、学习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要给学生带去更加新颖的知识内容。

  孙钧说:“高校办学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别人做什么做得好,我们也去搞什么,亦步亦趋是永远追不上的。要敢于开发新的领域,研究新的课题,有一个高的起点很重要。”

  除了关心土木系传承与发展,孙钧还时刻关注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他说:“现在的大学生跟我们当时相比,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而我们当时,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功课学好,为一道题目争论半天,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还是需要现在的年轻人学习的。”

  在老一辈上海交大人的传承之下,新一代的上海交大人在继续成长。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就能看见上海交大几代船建人的身影和足迹。

  该校船建学院船海系1998届校友程志虎是港珠澳大桥总监理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2年2月,程志虎正式辞去了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总经理职务,远赴港珠澳大桥建设工地,履行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

  上海交大船建学院海洋工程团队研究员李欣、教授肖龙飞、副教授田新亮从2011年至2016年间参与港珠澳项目岛隧工程项目,完成三个在隧道段沉管安装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及动力响应数值仿真项目等工作。

  他们的身上和孙钧一样,凝结着爱国奋斗、砥砺前行的精气神。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