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10).jpg

王选:他让我们告别铅与火、迎接光与电

科协改革进行时 2018-12-18

  让信息时代闪耀着汉字的光芒,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付出更值得期待,更值得拼命?

  ——歌剧《为你而来——王选之歌》

  

  王 选

  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

  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副主席,2002年2月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当代毕升”

  1937年2月5日,王选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54年秋,王选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8年,王选毕业留校在无线电系当助教,主持电子管计算机逻辑设计和整机调试工作,也参与过部分电路设计,通过阅读国外文献,他逐步领悟到只有同时掌握硬件设计和程序与应用,才能产生创新。

  1961年,王选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1964年,王选承担了当时正在进行硬件设计的DJ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同时探讨适合高级语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

  

  

  1965年,回到北大,与陈堃銶、许卓群等同事进行DJS 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设计工作,1967年研制成功,在几十个用户中推广,成为国内最早得到真正推广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之一,被列入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大事记中。

  1975年,王选投入到“748工程”,即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研制工作中。作为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后来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一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使中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得到了彻底改造。

  1979年7月,经与协作单位共同努力,王选主持研制成功汉字精密系统的主体工程,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一张八开报纸底片。

  1980年9月15日,王选为首的课题组用激光照排系统成功地排出了一本《伍豪之剑》的样书,这是中国在告别铅字的历程中排出的第一本书。

  

  

  1988年后,王选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

  1995年7月,北大计算机研究所与北大方正共同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王选任院长,建立起从中远期研究、开发、生产、系统测试、销售、培训和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体制,这一年9月王选做出决定:以研制计算机动画制作系统为契机,开发数字视频领域,进军广电业。

  2002年2月1日,王选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和人民对王选先生崇高的褒奖。

  

  伉俪情深

  王选的夫人名叫陈堃銶,现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

  说起来,陈堃銶是王选的“小老师”。陈堃銶比王选高一班,1957年毕业留校,曾辅导王选他们班的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课。1962年夏天陈堃銶回家探亲,还特地探望了在上海家中养病的王选,给病魔缠身的他带来不少安慰。

  

  王选幸福地回忆着与这位小老师相处的一幕幕,情不自禁地坐在桌前铺开信纸,写下有生以来的第一封情书。

  信发走后,王选有些忐忑不安,又有些后悔。自己的身体这样,现在要求建立恋爱关系是否太冒失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陈堃銶很快回了信。

  历经磨难,1967年2月1日,而立之年的王选与陈堃銶在北大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举行了婚礼。没有热闹的仪式,没有鞭炮和酒宴,连结婚照都是后来补照的。除了陈堃銶娘家人寄来的一条床单、一对被面和一身衣料外,他们没有接受任何贺礼。

  婚后,陈堃銶承担了所有家务。作为新娘,陈堃銶每天要在椅子上铺一床棉被,让棉被搭在椅子的靠背上,然后把重病中的王选安置在椅子上,王选就靠在椅背上对着阳光喘息。

  

  生活上悉心照料,科学上鼎立相携,夫妻二人,朝朝暮暮,殚思竭虑,全部生活的中心,就是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一切喜怒哀乐,无不与这些困难、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作为科学家,他们勇于向困难挑战,而从攻克难关中所获得的乐趣,也是常人所体会不到的。

  他们的家,几乎成了汉字精密照排项目的工作间。没有白天和夜晚,没有上班和下班的界限,调研、查阅资料、论证方案,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那些日子,夫妻俩常常是早上一睁开眼,就开始讨论科研方案,时而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不谋而合,夫唱妇随。大部分技术上的难题,不是在办公室,而恰恰是在清晨的讨论,或半夜的突发奇想中得到解决的。就这样,不知经过了多少个节假日和不眠之夜的奋力拼搏,终于在1976年初,设计出了一个两人都比较满意的“轮廓加参数”汉字高倍压缩方案。

  1987年12月2日,是王选夫妇和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的同事们永远难忘的一天,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济日报》的排版工人甩开低效、有毒的铅字作业,实现了计算机激光照排。这标志着中国的印刷业一跃跨入“电与光”的时代。此后短短几年,国内已有1000多家报社和6000多家印刷厂用上了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机,境外100多家华人报刊和出版社也采用了北大方正系统。国外激光照排厂商全部被挤出大陆市场,中国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王选一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而陈堃銶却隐藏在光环的背后。王选说:“陈堃銶从不要什么名利,但我总觉得自己剥削了她:两人的荣誉加在了我一个人身上。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他们的科学之路与爱情紧紧相连。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协改革进行时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