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王建宇院士:不计得失,始终坚持

文化报 2018-04-18

  

  “墨子号”卫星发射前两个小时,王建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中科院上海分院供图)

  创新感言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不放弃科研是我坚持的底线。踏实、坚持、责任心是我最看重的品质。我相信,在任何领域,只要一心一意坚持做下去,总会有回报。

  “导师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我相信除了真心喜欢并热爱那份事业,没有别的解释。”得知导师王建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芬兰大地测量研究所研究员陈育伟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这句话说到了王建宇的心里,他说自己从小就没有特别出彩的成绩,也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只是一心一意地做自己想做的科研,任何时候都不放弃。

  从嫦娥系列探测大功率激光回波,到“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的探测单光子,在王建宇眼中,那都是太空与地面之间的“光子收发”。这抛与接之间的科学挑战,令他一辈子梦萦魂牵,欲罢不能。

  做成“墨子号”这辈子值了

  这次,王建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是他的院士推荐人和最热心的支持者,因为“实现我的量子卫星梦,建宇起的作用太关键了!”

  在太空中分发量子密钥?那得穿越厚厚的大气层,将一个个光子从天上发到地面,还得准确无误地接收。潘建伟最初提出这个设想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是天方夜谭。由中国科学院领导牵线,他找到了王建宇。没想到,经过八年努力,王建宇真的帮他实现了梦想,圆满完成了所有科学实验。

  在研制“墨子号”时,王建宇担任整个工程的常务副总设计师、卫星总指挥,还负责了卫星载荷的设计和天地一体的量子科学实验的策划,其中的核心技术涉及到大量的科学问题和技术创新。

  “我们所有的设计,几乎都扣着理论极限在做。”王建宇的回忆中,整个研制过程经历了无数次争论,解决了无数个问题。当他们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团队携手,终于将卫星和地面的跟瞄精度做到了小于3.5微弧度,这相当于在万米高空飞行的飞机上,将一个个一元硬币投入地面不断旋转的储蓄罐,而且是投中那条细细的投币口———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值得一辈子回味”。

  “那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也要感谢潘院士,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挑战。”王建宇说,做到这一步,不仅中国的量子通信,空间光电载荷的技术也走进了世界前沿。

  让“中国激光”遨游太空

  能够面对“墨子号”的挑战,源于王建宇过去几十年在空间光电载荷研制上的深厚积累。他曾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项目都与空间光电探测技术有关,最著名的当属探月工程中嫦娥系列卫星上的主载荷———激光高度计。

  打出一束激光,再根据其返回信号的时间和角度,科学家就能计算出月面某一点的相对高度。今年11月,“嫦娥一号”搭载的激光高度计,在月球表面“踩”出了几十万个“脚印”,绘制出了我国第一幅立体月球图。它就是王建宇领衔研制的。

  通过这一项目,王建宇还带出了一支平均年龄30岁左右,却技术过硬的研发团队,此后“嫦娥二号”“嫦娥三号”上搭载的很多激光设备都出自这群年轻人之手———在太空中使用大功率激光器,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而现在“中国激光”已可遨游太空。

  但很少有人知道,王建宇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做工程和做科学不一样,尤其是与航天有关的工程,大量时间都在不断拷问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当你恨不得想把手头的设备砸了时,那你离成功就不远了!”他一直记得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永祺传授他的箴言———“成功就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这种坚持,也体现在他对科研道路的不离不弃。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第二研究室主任,到技物所所长,再到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和分党组书记,不论行政工作多么繁忙,他唯一坚持的就是“不放弃科研”。哪怕只能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去实验室,王建宇始终相信“只要一心一意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回报”———从“嫦娥”到“墨子”,他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最看重的品质是踏实和责任心

  担任了行政工作,哪怕不睡觉,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做实验,又怎能与全心投入的科研人员相比? 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建宇说,这考验的是自己的团队管理能力。

  现代科学早就不是靠单打独斗就能够实现,好的科学思想,往往需要一个好的团队来实现,“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做多大的事情”。

  “从小到大,我没有特别顺利和出彩的经历,不过我从中学会了踏实而耐心的积累。”王建宇说,自己高中毕业后在新华书店工作了两年后迎来了高考恢复,“当时没人认为我应该放弃安稳的铁饭碗去参加高考,可我觉得应该上大学。”不过,高考时可能是由于填写志愿的失误,生长于浙江宁波的他并未如愿以偿进入浙江大学,而是调剂进了杭州大学物理系。

  “这个心结,直到我考上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生才解开。”王建宇说,他终于证明了自己有考上好学校的实力。读研时,恰逢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出国潮,各种阴差阳错,使他未能圆出国深造的梦,而是埋头于一个又一个的国家任务。“当时,国内外的技术差距还相当大,不过既然接受了任务,我就认真做下去。”王建宇说,不纠结于眼前的得失,认准自己喜欢的方向,一心一意坚持,就不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此,王建宇也更青睐悟性高却不张扬的年轻人,一步步走得踏实,也更有责任心和心理承受力。“这样的人才需要通过工程历练来发现,如果团队由这样的人组成,那就可以做到我在和不在一个样。”他说,这才是他能同时做好科研和行政工作的秘诀。

  “无论我的身份如何,岗位如何,我始终认定自己想做的事,一步步坚持下去。”这就是王建宇,为了心中喜爱的事业,不计得失,不离不弃,此生坚持。

  作者: 许琦敏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文化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