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铮:一手搞水电,一手写科幻

科协改革进行时 2018-05-25

  我愿意将自己的身躯永远铸在三峡大坝之中,

  让我的灵魂在晨曦暮霭之中,

  听那水轮发电机的歌唱,

  迎接那万吨船队的来往,

  直到千秋万载。

  ——潘家铮

  潘家铮,中国水电事业的当事人,

  以开发水电、实现西电东送为平生夙愿,

  主持了中国几十座大坝的设计与建设。

  他为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三峡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

  面对各种疑虑,

  他坦诚相见,力排众议。

  从1950年在燃料工业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参加工作,

  到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再到2012年于病榻上获中国工程界的最高荣誉——

  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他在科研路上风雨兼程50年,

  为我国的水电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7年10月19日,潘家铮出生在浙江绍兴。

  曾祖父是清朝秀才,饱读诗书,

  后因追随太平军于南京殉难。

  祖父在成年后多次前往南京寻父,

  却意外了解了许多天国轶事;

  回乡后他潜心学术,专致古文,

  以开馆授徒为业,留下许多手稿。

  潘家铮出生后不久,祖父便亡故了,

  但祖父留下丰富的手稿和书籍充实了他的童年,

  成为他儿时的珍宝。

  潘家铮的父亲生于清朝末年新旧学交替之际,

  受到旧式教育和洋学堂的双重熏陶,

  东南大学教育系毕业后,

  任职于浙江省教育厅,

  抗战后改任中学老师,

  饱尝生活艰辛,管教子女也很严厉。

  潘家铮读小学五年级时,因抗战爆发,

  随父逃难到海滨马鞍村。

  父亲将他关在楼上背“四书五经”,

  但潘家铮却乐于掏摸古诗和古典小说,

  憧憬自己将来成为一个诗人。

  在大量阅读中,

  潘家铮练就了“一目十行”的硬功夫。

  1942年5月,日寇大举进攻浙东,

  潘家铮与几个同学一起过上了流亡的求学生涯。

  1944年初秋,

  潘家铮忍受不了在敌占区当“良民”的屈辱,

  毅然到抗日游击区舜阳中学,

  为师生刻写钢板蜡纸,

  半年后又到一个乡村小学当教员。

  1945年抗日胜利,

  他参加“沦陷区中等学校学生甄别试验”,

  靠自学考得高中毕业资格。

  1946年暑假,潘家铮前往杭州报考浙江大学,

  因自幼喜爱诗词,便毫不犹豫填报了中文系。

  饱尝文人之苦的父亲极力反对,

  潘家铮只得重新填报了航空工程系,

  大二时转至土木系。

  浙大名师荟萃,学风严谨,

  老师循循善诱、谆谆教诲,

  不仅教会了他学习,

  更教会了他思考,让他获益终生。

  毕业后,潘家铮在钱令希教授的介绍下进入

  燃料工业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工作,

  从此与水电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说,我与水电事业是“先结婚后恋爱”的。

  在勘测处,

  潘家铮从设计和施工200千瓦的金华湖海塘水电站做起,

  一步步学习和掌握水电开发技术;

  他还夜以继日地进修数学和力学知识,

  注重将书本和国外资料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又从工作实践中吸取经验、找出问题,

  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

  

  1954年,潘家铮与夫人在北京留影

  1956年,潘家铮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座

  坝顶泄洪的流溪河薄拱坝,

  开创了我国薄拱坝建设的先例。

  1957年,潘家铮出任新安江水电站设计副总工程师。

  他深入现场,

  创造性地将原设计的实体重力坝改为大宽缝重力坝,

  并采用抽排措施降低坝基扬压力,

  大大减少了坝体工程量。

  新安江水电站的基本建成,

  树立了新中国水电事业的第一座丰碑,

  而潘家铮创新的宽缝重力坝,

  为我国后来建设的丹江口、潘家口等十多座大坝树立了样板,

  成为国内广泛采用的坝型。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视察电站工地时,

  曾亲笔写下“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

  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的题词。

  

  60年代新安江水电站合影照(左一潘家铮)

  1965年初夏,他响应党中央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

  奔赴荒无人烟的雅砻江和大渡河,

  负责锦屏、龚咀磨房沟等水电站的勘测和设计工作。

  他在给夫人的临别赠言中写道:

  萍踪莫问几时还,巨任加肩岂等闲。

  壮士耻谈儿女事,英雄定破利名关。

  37岁的潘家铮壮心烈烈,

  要把自己的全部智慧献给奔腾咆哮的雅砻江。

  

  潘家铮去锦屏前的全家福

  在修建三峡工程的过程中,

  潘家铮可谓功勋卓著。

  潘家铮说:“要建成一座工程,

  必须有愿意为之献身的人。

  如果三峡工程需要有人献身,

  我将毫不犹豫地首先报名。

  我愿意将自己的身躯永远铸在三峡大坝之中,

  让我的灵魂在晨曦暮霭之中,

  听那水轮发电机的歌唱,

  迎接那万吨船队的来往,

  直到千秋万载。”

  有人说他是支持三峡工程的积极分子,

  这其实是误解,

  直到1985年,

  潘家铮还对三峡的移民和泥沙两个问题忧心忡忡……

  198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责成水电部

  聘请各行各业共412名专家、学者

  对三峡工程进行重新论证。

  潘家铮回忆:“就是在这段时间,

  随着我对工程了解的不断深入,

  我发现自己原来担忧的问题均已迎刃而解,

  我开始改变最初的观点。”

  1990年7月6日,

  在论证热潮经历几番起落后,

  潘家铮代表论证领导小组作出

  “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的结论,

  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

  潘家铮认为,

  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对者。

  “正是他们的追问、疑问甚至是质问,

  逼着你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

  方案做得更理想、更完整,

  质量一期比一期好。”

  

  2004年12月,潘家铮在三峡质量检查。

  2006年5月20日14时,

  三峡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

  国务院三峡三期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提前来到坝顶。

  如果说此时的潘家铮是登山者,

  那么横在他眼前的就是水利工程中的"珠穆朗玛峰"。

  

  2002年7月,潘家铮三峡二期工程验收时与同事留影(左二为潘家铮)

  一辈子在水利水电事业上拼搏,

  潘家铮忙里偷闲,

  把自己的水电生涯凝诸笔端,

  出版作品《春梦秋云录》、《千秋功罪话水坝》、

  《潘家铮院士文选》、《老生常谈集》等。

  20世纪90年代初,

  潘家铮与友人探讨机器人仿真问题,

  担忧机器人威胁人类的生存,

  他以此题材写出了科幻小说处女作《康柯小姐的悲剧》,

  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

  1993年8月,他出版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科幻小说集,

  为当时正处于低谷的中国科幻小说界带来惊喜。

  

  2007年,《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被授予中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

  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晚年的潘家铮倾心关注电网的发展与创新,

  关注国家能源产业,

  积极建言献策。

  “吃螃蟹也得有人吃,

  什么事为什么非得外国先做,

  然后我们再做?”

  潘家铮曾用这句话来回应那些

  “外国都搞不定,我们更没戏”的言论。

  新世纪初,三峡工程胜利在望,

  金沙江、雅砻江等大水电群尚无启动消息。

  年届古稀的潘家铮深怕自己等不到这一天,

  于是借用陆游的诗句寄语中国水电事业: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西电未输东。

  金沙宝藏开工日,公祭无忘告逝翁。

  令人欣慰的是,十年过去,

  潘家铮看到了向家坝、溪洛渡、锦屏等巨型水电工程的开工,

  于是,他将诗中的“金沙宝藏”改为“雅鲁藏布”,

  拳拳之心,令人动容。

  无论诗句如何更改,

  潘家铮的功绩将永远屹立在中国的大地上。

  

  2003年8月,潘家铮视察百色枢纽工地(前排右一为潘家铮)。

  2012年7月13日,

  潘家铮于北京逝世,

  享年85岁。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报》印刻和网络公开资料改编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协改革进行时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