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890024_15454798518061n.jpg

王选:高科技应“顶天立地”

新华网 2019-01-11 作者:魏梦佳

  

  王选与妻子陈堃銶一起查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排版胶片(1994年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距北京大学西门不远的北大档案馆,曾是“748工程”会战组所在地。1979年7月,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曾带领科研团队,在这里日夜奋战,终于用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了第一张完美的报纸样张。

  “高科技应做到‘顶天立地’。”这是王选一生奋斗的信条。“顶天”即不断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立地”即把技术商品化,并大量推广、应用,而“顶天”是为了更好地“立地”。

  

  1995年11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巴德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获得者王选(右)颁奖。新华社发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出版业仍是铅字排版和印刷。为改变落后状况,1974年,我国设立“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简称“748工程”。正在北大任助教的王选看到了巨大可能,他通过分析比较,决定跨过当时国外流行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究世界尚无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历经艰难,1979年,我国首个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成功。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选夫人陈堃銶介绍,原理性样机做出后,有人劝王选,不要做下去了。“但王选说,应用性研究如不做成商品,对社会就没有价值,所以他一直极力将成果转化为商品,和产业相结合。”

  在艰苦研制条件下,王选团队不仅攻克汉字字形信息的计算机存储和复原输出的世界性难题,还在20多年间持续创新,与多个协作单位联合攻关,紧跟市场需求,先后研制出八代汉字激光照排产品,使中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得到彻底改造,“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至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99%的报社和90%以上的书刊出版社和印刷厂使用了王选团队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我国书刊平均出版周期从300多天缩短到100天左右。

  

  1994年1月,北大方正集团研制成功高档彩色出版系统,王选教授(左)在介绍这一科研成果。新华社发

  王选院士逝世的12年后,他曾带领的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在跨媒体智能识别技术等多方面取得系列新成果,而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正集团也成为中国信息产业龙头企业之一。

  “王选精神在传承。”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郭宗明说,“他提出的‘顶天立地’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