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防灾减灾救灾是全球永恒主题

新华网 2018-10-17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灾害应对史。日本地震、美国飓风、印度尼西亚海啸、澳大利亚山火……地球的各类“咆哮”,随时可能摇撼人类社会。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需要建立高效科学的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防治能力。放眼全球,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有值得吸取的教训。

  预防为先

  在自然灾害面前,早做准备、加强预防,往往可事半功倍。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将新奥尔良市80%的地区变为一片“汪洋”,造成1800多人死亡,100多万人流离失所和巨大财产损失,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在吸取了“卡特里娜”飓风教训后,美国近年来面对飓风,提前主动宣传、组织疏散民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提前预防的功效也十分明显。在地震频发的智利,所有建筑都按抗9级地震设计,尽可能缓冲地震能量,最大限度地保全建筑物;在墨西哥,民防部门要求每栋公共建筑物的楼梯、电梯等位置张贴地震疏散须知,并组织不同的机构和部门每年进行地震疏散演习。

  日本的抗震经验也十分丰富。除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日本还非常重视在平日里加强防灾演习和应急演练。日本的学校都会定期举行抗震防灾演习,告诉学生发生地震、火灾后的自救措施。事实证明,这对地震后的应急处置很有帮助。

  加强协调

  由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和协调机制,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国的普遍经验。比如,日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危机管理机制。在中央政府有以首相为首的“中央防灾会议”,囊括了全体内阁成员、公共机构代表和学者,负责制定地震防灾计划及实施方案。在重大灾害发生后,政府会成立由首相领导的“紧急灾害对策本部”,负责指挥救灾工作。

  智利政府也设有“国家应急办公室”,负责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主导并协调救援和疏散等工作。此外,还负责在平日里通过多种方式向民众普及防灾知识,组织发放通俗易懂的防灾指南和疏散路线图等。

  灾后恢复与重建,也必须是政府主导、多措并举。比如日本政府会根据受灾情况,对灾区重建项目实施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011年“3·11”大地震后,日本政府认定地震灾区岩手县为“保险、医疗和福利特区”,放宽了在医院医生配置和建设康复设施方面的限制,以确保灾区的医疗服务;认定宫城县为“促进民间投资特区”,减免当地汽车和电子零部件等行业税收,对在受灾地区新建工厂的企业5年免税。

  危机意识

  灾害无情,对此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甚至抱有侥幸心理,只会导致事态更趋严重。这方面,全球也有不少前车之鉴。

  以“卡特里娜”飓风为例,美国专家认为,当年飓风来临时政府和市民都存在侥幸心理,是导致损失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卡特里娜”登陆时,大部分市民抱着侥幸心理躲在家中而不是及时疏散。官方机构尽管发出了警报,但也没有做好防浪堤被洪水击破的准备,洪水进入城市后反应迟缓。

  城市发展缺乏防灾规划或违反相关规划,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麻痹和侥幸心理。比如,尽管美国有关部门此前在新奥尔良周围划定了洪水缓冲带,不准建设任何项目,但该市在发展中不断违反这一规定。比如,为发展旅游和商业,该市在海边建设商业区、休闲观光区和住宅区,破坏了原本可做缓冲带的大片滩涂。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防患于未然,有效提升防治能力,加强防灾意识,才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才能使人类拥有自我保护的过硬本领。(综合本社记者杨骏、华义、钱铮、陈勇、冷彤报道)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