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天"的种子无放射性 太空蔬菜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2017-08-24

  人民网8月23日电 (张萌)由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人民网科普中国主办的“说说身边的谣言——2017全国科普日特别策划”有奖征集活动圆满结束。有人在留言中对太空蔬菜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上了天”的种子接受了太空的辐射,种出来的太空蔬菜也会带有辐射吗?太空蔬菜是否真的如网上流传的“口感佳、营养高”呢?针对这些问题,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了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史军和健康机构营养师董洋。

  人体照射了“X光”后不会释放X射线,种子也一样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空间育种”的过程。史军介绍,太空蔬菜中应用的空间育种是一种育种的方式,其基本过程是用飞船、卫星等搭载种子到太空,让种子在太空中接受失重、宇宙射线的辐射等刺激,这些刺激可能会使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某些改变,比如说染色体和DNA的改变等。

  那么,经受了宇宙射线的辐射之后,这些种子会不会带有辐射呢?史军解释说:“不用担心这些种子会有辐射。种子在太空中接受辐射以后,自身的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但并不会变成一种放射性物质,就比如‘X光’也是一种辐射,但我们照了‘X光’之后并不会变成可以释放‘X射线’的人。”

  

  超市中“大个”的蔬菜 (张萌/人民网)

  培育太空蔬菜的种子需要经过筛选

  实际上,太空蔬菜不仅没有辐射,而且是安全的,因为真正进行培育的是“有优异变化的个体”。史军介绍:“空间育种本身的结果是不可预期的。种子在太空中不一定会出现变异,即使有变异,这种变异也是非定向的,人们没有办法控制这种变异的过程,其结果也无法预期。”

  董洋解释,由于种子在太空中“转了一圈”后,并不确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回到地面上后还要对其进行筛选,选出那些有优异变化的个体进行重点培育和研究。“太空蔬菜涉及到的是育种和植物养殖两个过程,这些蔬菜最终能长成什么样,主要还是看在地面上筛选出来的是否是优质品种。”董洋说。

  太空蔬菜好不好吃,得看育种的重点是什么

  既然太空蔬菜是安全的,那么网上流传的“太空蔬菜口感佳、营养高”是否有科学依据呢?针对这个问题,董洋解释,蔬菜在营养、味道、产量等这些方面的改善,都是育种的结果,至于其营养和味道好不好,那就要看育种的重点是什么,例如杂交水稻,其育种的重点就是要提高水稻的产量。“因此,如果科学家确定太空蔬菜的某个品种有优势,而且安全性有保障,那就会上市。这个优势也许是在营养价值方面,也许是在抗病性能方面,也许是高产量等等。举个例子,大家都喜欢甜味的苹果,科研人员肯定希望培育出更甜的品种,最终能上市的新品种肯定会比老品种更好吃。”董洋说。

  另外,董洋表示,从培育的角度来看,空间育种只是育种的一种方法,培育高营养品种的蔬菜、水果并不仅仅只能通过空间育种这种方法,采用其他育种方法都是可能实现这些目标的,比如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等等。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史军,健康机构营养师董洋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