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也受到挑战?语音和面部识别将助力AI超越人类

腾讯科技 2017-10-16

  据外媒报道,长期以来,致力于开发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算法的初创企业Inbot创始人迈克·阿拉萨雷拉(Mikko Alasaarela)始终将研究情商作为一种爱好。直到最近,他依然坚信,即使人工智能(AI)接管所有需要记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任务之后,情商仍然是人类的核心优势之一。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阿拉萨雷拉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情商算法上,因为这是其初创公司Inbot的主要业务。随着对这些算法的研究越多,他就越确信这样一个事实,在情商方面,人们不再优于AI。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教授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他的畅销书《Homo Deus》中写道,人类本质上是由数百万年进化而成的生物算法的集合体。他还声称,没有理由认为非有机算法无法复制并超越有机算法所能做到的一切。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马克斯·泰格马克 (Max Tegmark)在其书中《人生3.0:生活在AI时代的我们》(Life 3.0: 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即几乎所有的智力都是独立的。

  人类的情绪和感觉是对环境作出反应的有机算法。算法是由我们的文化历史、成长经历以及生活经历所塑造的,它们可以被逆向推导。如果我们同意赫拉利与泰格马克的观点,就要相信计算机最终将会比人类更擅长操纵人类情感。

  人类情商普遍不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实际上在情商方面的表现很差。大多数人都对自己在别人身上触发的最基本情感因素一无所知。我们最终会陷入毫无意义的争吵,摒弃良好的论点,因为它们与我们的偏见不符,更多基于成见来评判别人。我们不理解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或当前伴侣个人生活状况的影响。从总体上说,我们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违背了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就不会去理解他们的推理。我们不想挑战自己的偏见或成见。

  在网络上,情况要糟糕得多。如果我们认为其他人的观点违背了我们的偏见,那么我们就会从那些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人的评论中得出草率的、往往错误的结论。最后,我们有一种进化特征,即把生命看作“最适者才能生存”。这让我们无法利用他人的优势,专注于提升自我。最成功的人往往通过撒谎以获得优势,通过操纵取得成功,通过欺骗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等。这是一种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也会造成很多情感上的伤害。

  AI的情商突飞猛进

  当人类继续努力相互理解时,AI的情商正突飞猛进。手机上的摄像头无处不在,面部追踪软件已经足够先进,可以分析我们面部表情的最小细节,最先进的面部识别技术甚至能分辨出虚假情绪。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算法也越来越善于从音频中找出我们的情绪状态。从面部和语音中分析情感反应的技术已经超越了普通人的能力水平,在许多领域甚至超过了最有能力的人类。

  AI可以看着我们的脸,识别出你的性取向、政治倾向或智商等私人品质。虽然AI可以从你的面部或语言中解读出几乎所有的情感,但我们还没有投入大量精力来对AI的情商进行研究。目前,这一领域的进步几乎完全是由商业利益和人类贪婪所驱动的。媒体和娱乐公司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参与来赚钱。像Facebook和YouTube这样的公司,都有大量的工程师致力于研发让我们沉迷于其内容的更好方式。

  这些算法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触发我们的情绪,让我们保持开心,它们已经非常非常擅长执行这样的任务。然而,这些算法的核心开发人员已经开始害怕这种技术摆脱控制,警告我们大脑可能会被劫持。

  大数据为AI情商提供优势

  与人类不同,AI可以利用你的整个网络浏览历史。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比任何人都能记住更多的信息。Facebook和谷歌开发的一些最先进机器学习算法,已经被应用于数十亿人产生的海量数据中。

  基于你的通讯、朋友以及文化背景,这些算法已经了解你的欲望、偏见和情感触发因素。在许多领域,他们比你更了解自己。迄今为止,算法的进步已经让Facebook和谷歌被指责开发出可以影响公众舆论、迅速改变政治格局、影响选举的过滤泡沫。这些算法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越来越无法完全由人类控制。

  Facebook的安全主管亚历克斯·斯塔莫(Alex Stamos)最近在推特上表示,记者们指责他们的操作行为不公平,事实上,目前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可以让人不指责他们存在偏见。

  AI情商的未来

  人们有很多偏见,并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而不是真实的世界。今天的算法是由人类开发的,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有关人类偏见的暗示。但如果我们想要消除这种偏见,那就相对容易了。

  随着AI操控我们的能力越来越强,我看到了这样的未来,即人们乐于将自己的生活交给算法管理。我们已经可以在实践中看到这种趋势。只要在公共场合环顾四周,几乎每个人都在摆弄他们的智能手机。人们每天接触手机的次数平均为2617次,这预示着未来将被科技控制的前景越来越近。我们可能很快就会看到,人类与AI的角色发生转换,AI可能将人类作为有机机器人来帮助其实现目标。(编译/金鹿)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腾讯科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