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季节喷洒农药的最佳方法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1-26

  冬季气温较低,在防治作物病虫害时,很多农户还是按照传统习惯,用量大、次数多、滥用药。这样操作,不仅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还容易加重病情。究竟该如何科学用药?

  1.合理选用农药

  有些农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其药效随温度下降而减弱,而有些农药则受温度影响较小,即使在较低温度(15℃以下),也能发挥其正常的杀虫作用。如杀灭菊酯等,这种杀虫剂在低温(15℃)下的毒效反而比在高温(25℃)下更高。因此,冬春低温季节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要注意选用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农药。

  2.适当增加用药量

  低温季节喷洒农药,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适当增加用药量,提高药液浓度,但不得超过“安全高浓度”(即不发生药害的最高允许用药量)。

  3.选择晴天高温时段喷药

  温度高时,害虫的活动范围和呼吸强度增大,取食量增加,此时喷药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4.改进施药方法

  冬季防治棚室作物病虫害,尽量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及;如果采用喷雾法施药,要适当减少防治次数和喷液量,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5.适当延长安全间隔期低温季节,农药的降解速度慢,在作物体内残留的时间相对较长,必须适当延长作物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的天数(即安全间隔期),确保食用安全。

  

  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