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土卫六上看土星,你会看到什么?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 2018-11-13 |
艺术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鲜明的印记。随着太空时代到来,现代美术也诞生了新的艺术领域——太空美术。此后,太空美术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随着技术发展,太空美术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美术委员会会员喻京川老师为大家带来演讲《抵达宇宙深处之前,先画它:太空美术的前世今生》。本文根据有意思博物馆演讲剧场——我是科学家「宇宙深处,心之所向」现场演讲整理。
以下为喻京川演讲实录:
我的创作方向是太空美术。什么是太空美术?简单说,就是以“太空世界”为题材的美术。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太空美术有点陌生。其实,很多科幻电影里面壮观的太空场景,场景设计就是来自太空美术。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的黑洞,由导演诺兰和天文学家索恩共同打造的这个场景。
太空美术以科学性和真实性为内涵。
我从网上还有书籍中搜集的一些黑洞理论插图是这样的:
这些插图非常抽象,对于老百姓来说,很难看懂。黑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个任务还得交给太空画家们来完成。
演讲嘉宾喻京川:《抵达宇宙深处之前,先画它:太空美术的前世今生》
下图是艺术家笔下不同形态的黑洞。我们知道,黑洞的引力非常强大,即使是光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也逃不出黑洞的手心,所以眼睛看不见黑洞。那么,太空艺术家们怎么表现黑洞呢?
恒星与黑洞吸积盘。
上面这张图是恒星与黑洞吸积盘,表现的是在双星系统里面,黑洞把它的伴星的物质吸积到自己身边,形成了一个吸积盘。黑洞虽然看不见,但它那个盘咱们看到,这个黑洞就显形了。
黑洞的喷流。
上图这个是黑洞的喷流,艺术家是从“黑洞喷流”这个角度进行创作,科学家们认为,黑洞在吸收周围物质的同时也向外辐射大量的物质,当然是以X射线的方式往外辐射,眼睛是看不见的。艺术家就把X光辐射喷流,以视觉的形象把它展示出来。
用“黑洞的引力透镜”的角度来表现黑洞。
上面这个则是用“黑洞的引力透镜”的角度来表现黑洞。这个透镜中间的折射率和边缘折射率是不一样的,一般透镜的边缘它有一定的影像变形,这个黑洞也是因为它引力非常强大,在它的周边——相对论认为它的空间会被弯曲——就是它的强大的引力使空间弯曲了,周围的星光到达它这个区域的时候,那星光本身也会被弯曲,所以我们看到的影像就是在黑洞周围一圈被变形了的影像,通过这个方式也能够看到黑洞。
星际穿越里面的黑洞。
上面就是星际穿越里面的黑洞,它是把这几种黑洞的不同角度、不同造型综合起来,变成一个更加真实的、也更加壮观的黑洞。所以说,太空美术它是把科学和艺术综合起来的、非常完美的一个艺术形式。
太空美术的缘起
月面图。
这张非常珍贵的月面图,作者是伽利略。伽利略年轻时,受过很长时间美术训练,美术功底非常强。1609年,他自制了一台天文望远镜,一般来讲天文望远镜是他发明的。他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第一个看到了月球,像月球上的环形山和平原,肉眼看起来肯定是很模糊,但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得非常真切。他把看到的这些月球形态描绘了下来,创作了很多月面图。可以说,太空科学美术就是自伽利略而起。
之后,随着望远镜越造越大,天文学家们通过这个望远镜看到了更大、更多、更遥远的天体的形象。在照相机出现(1839年)之前的200多年间,科学家们一直用手绘的方式把看到的天体形象记录下来。所以,太空美术实际上是诞生在天文学家手里的。
太空画家吕都。
这个是法国的一个天文学家,也是太空画家吕都。他勤于观测,每一天都在观测月球,看到它的光影不断变化,然后根据他的研究,想象出了月球表面的情景。这个表面的情景和后来的登月宇航员看到的情景几乎是一样的,这说明他利用科学原理来展现出了真实的画面。
他因为喜欢画画,创作了很多天文绘画作品,从离我们最近的月球一直到太阳系再到更遥远的星系世界。1937年,他出版了一本画册叫《在别的星球上》,收录了上百幅他的作品。这本画册因为是以科学为依据来描绘的,所以,在太空美术领域相当于一个里程碑。
下面这个是美国的太空艺术家邦艾斯泰的作品。在邦艾斯泰之前,比如刚才说的吕都,他的绘画作品基本还属于插图性质,比较简易。而邦艾斯泰采用的是古典绘画这种绘画语言来描绘太空美术,把太空美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地球的婴儿时代。
比如这张《地球的婴儿时代》,早期的地球充满了岩浆,大地充满岩浆,乌云密布,闪电雷鸣,月亮离地球很近,显得非常巨大。像水星也是表面很干枯的一个环境,这些作品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一个新起点,可以说是邦艾斯泰揭开了现代太空美术的序幕,把它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一个绘画领域。
土星组画系列。
邦艾斯泰有几个非常著名的作品,上面这是土星组画系列。这套作品 1944年在美国的《生活》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轰动。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之前没有人见过,那个时候他只是利用科学家们对土星的一些研究和推论,用他自己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把土星描绘出来。
像土卫六,当时科学家们只知道它表面有一层大气,温度很低,零下一百七八十度那种低温,离土星有120多万公里。但邦艾斯泰通过这些数据独立地想象出来站在土卫六上看土星是个什么场景:土星天空是蓝色的,地面充满了冰雪世界——这样的画面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从未见过。像《土卫一上空的土星》也是。这个土卫一距离土星只有18万多公里,而土星的直径就有12万多公里,那么你要站在土卫一上面看土星,简直像压到头顶上那么巨大,而且感觉马上就要掉下来。这是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可以说,邦艾斯泰把太空美术推到了一个极致。
此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太空艺术家,这里介绍几位——
这位是麦考尔。他也是美国的宇航局一个专职画家,作品多是展现一些人们征服太空、改造太空的热烈场景。
这位是艾伦·比恩,也是位宇航员,曾经搭乘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亲自踏上过月球进行考察,因为他早先也喜欢美术,退休后就专门从事太空美术的创作。他把在月球上行走时穿戴的宇航服上的月球尘土收集了起来,装在一个容器里面,在他的以后的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里,都要撒一点月球尘土,也就是说,他的每一幅太空美术作品里面都含有月球尘土——这是其他的太空美术作品里绝对没有的,也就是说,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加贺谷穰,可能在座的80后90后比较熟悉他的一些作品。他是日本的著名的天文动漫艺术家,画面非常精细,色彩艳丽,特别唯美,像这个《天蝎座》是黄道十二星座系列里的一幅,动画电影《银河铁道之夜》曾经在天文馆的球幕厅里面演出过,非常漂亮。
还有很多国家,特别是航天大国,都出了很多太空美术家,比如,美国的杰克逊、麦考尔、米勒、哈特曼,还有日本的沼泽茂美、岩崎一彰,苏联的苏克勒夫、列昂诺夫等等,他们都创作了大量的太空美术作品,后世的很多科教影片、科幻大片里面的太空场景,都是借鉴他们的作品进行创作的。
太空美术在中国
将太空美术有计划地系统介绍到中国的是李元先生,他是我国特别著名的一个天文科普专家,也是北京天文馆的创始人。
1944年,也就是邦艾斯泰当年出版画集的那一年,李元先生看到了邦艾斯泰的作品,受到很大影响,立志于进行天文科普和太空美术的引进宣传。
1957年,北京天文馆刚刚落成,他就请艺术家把它收集了很多的国外的太空美术资料,画成大幅的画面,悬挂于展厅里面,可以说是最早的太空美术作品展览。改革开放到2000年以后这段时间,在国内逐渐有更多人开始喜欢这个艺术领域,而且有一些爱好者也开始进行创作,像天文馆还有很多科技馆,都搞过很多次国内的太空美术展览。
我最早接触太空美术是1980年,在《少年科学画报》上看到这么一个画面。这也是李元先生写的一篇文章,然后请艺术家临摹了他收藏的国外太空美术作品,组成这么一个故事,叫《星球世界漫游》。
我当时还在上小学,当时喜欢画画,一般是山水花鸟这种传统绘画。看到了这个画面,非常惊讶:世界还有这样的绘画作品,还有这样的世界!这对我影响特别深。
后来,我就到处去收集这些太空美术的资料。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科幻电影之类,资讯很少,只能零零星星从一些科技杂志上寻找刊登的一些太空美术图片,收集起来,作为自己的爱好和学习。
大学毕业以后,我还是想在太空美术这一块做点成绩出来。我就直接跟李元先生联系。李元先生也特别高兴,说,我等了50年,终于有一位喜欢美术的作者来找我了。
之后,在李元先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从事太空美术的创作。他把他收集的很多国外的第一手太空美术资料,特别是一些国外艺术家送给他的一些原版画册送给我学习,令我受益匪浅。
1997年,在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上,我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美术展。
这是我的一些部分的作品,像这些星云星系都是从空间望远镜之类的探测器上拍下来的,这些精美的图像也是我们美术作者特别愿意描绘的景色。
我的油画作品大部分有点超现实或者是科幻的色彩,但是这东西没准将来也许会实现,比如说火星车。
这是2004年美国发射到火星上的“勇气号”火星车,我想:将来咱们中国的宇航员如果登上火星,能不能也带一个咱们的铜车马上去,这两种物品放在一起会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像月宫也是。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启动了,将来的月面上肯定会有咱们的月球基地,没准还真盖上一个中国的宫殿,有嫦娥的宫殿,没准都会实现。
数字作品也是2000年以后,电脑美术开始普及,对太空美术的影响很大,可以创造出更加精细的作品,所以我对数字作品这一块也做了一些尝试。
太空艺术也是太空美术的外延。我们知道,太空美术到现在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一些画面元素也在不断扩蔓延到其他艺术领域,比如天文摄影、太空摄影、太空影视还有太空设计。比如说,我们以天文元素做的一些工艺品或服装,很多这种产品都带有太空艺术元素。以太空艺术为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外已经非常普及,国内现在也有一些,比如印在身上的T恤衫上的星图。所以,不光是科学家们在关心宇宙,实际上,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包括美术作者也都在关注。
地球在宇宙当中非常渺小,人类在整个宇宙当中就像尘埃。地球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类未来会有什么样的走向,会不会再重新走向太空?这些都是我们思考的内容。
我们关注宇宙,实际上也是在关注我们自己。像我们美术作者也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情感融入在这些美术作品当中,向大家传递,然后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这些星空,关注科学。所以我觉得太空美术也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科学和我们的大众,能够使更多的人来接触宇宙,接触科学。
谢谢大家。
演讲嘉宾喻京川:《抵达宇宙深处之前,先画它:太空美术的前世今生》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