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鹏:鹏程万里,老骥伏枥谱新篇上海交通大学 2017-12-27 |
12月19日,交通大学1946届电机系校友童志鹏与世长辞,享年93岁。
童志鹏,浙江慈溪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作为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家级重点工程的开拓者之一,童志鹏院士为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稳定和培育科研队伍作出重要贡献。他主持多种通信电台、接力机和机载雷达的研制以及新一代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数据交换网等研究工作,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得国家多种奖励。20世纪80年代领导研究与国际开放系统互联标准一致的中国研究网,是我国与国际联网最成功、最早的系统之一。曾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出版《未来军事电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专著。
鹏程万里,老骥伏枥谱新篇
1984年,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发展,我国电子工业加速进行改革的试验与探索。在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江泽民的直接关怀下,电子科学研究院(简称电科院)应运而生,重点从事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和重点工程总体研发。
20世纪80年代,童志鹏(左二)参观新研制出的电子设备
为加快电科院的发展,发挥电科院在国家电子科研体系中的领导作用,1987年,童志鹏受命出任电科院院长。
上任伊始,童志鹏以他超前的国际视野、丰富的工作实践以及对国内改革开放发展趋势的把握,对电科院的定位发展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他认为,用好电科院这块牌子,在“集成”上做文章,把电科院初步定位在军事电子科研微观管理层面,这样既符合国家军工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又为电科院在现实中“求生存”奠定可靠的基础,也为将来的“求发展”获取广阔的空间。
为此,他领导研究与国际开放系统互联标准一致的中国研究网,成为中国与国际联网最早、最成功的系统之一;他在国内率先使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一词,并不断推进该项目预研、顶层设计以及各分系统立项,成为我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之一。
20世纪90年代,童志鹏全家福(前排为他和夫人,后排是儿子和女儿)
1997年,73岁的童志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他而言,这并不是功成名就的身退之时,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征程、新起点。回顾童志鹏的学术成长经历,可以说他见证了新中国电子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过程,而他作为其中重要的领军人、引跑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5周年庆典举行,童志鹏获颁“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
2015年,北京校友会新春联谊会,童志鹏与姜斯宪书记交谈
多年来,童志鹏始终关心关注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发展,于1985年-1996年兼任电子信息学院(1985年成立时叫电子电工学院,1989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学院)院长,1997年12月被聘任为电子信息学院名誉院长。此外,他经常参加北京地区校友座谈会,与母校领导和校友畅谈母校近况,建言献策,助力母校。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5周年庆典举行,童志鹏返校为母校送去祝福,并获颁“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成荫”,这是童志鹏在庆祝90岁寿辰时题写的诗句,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他对自己的激励,更十分准确地描述了他晚年生活状态。如今,斯人已逝,风骨犹存,童志鹏深沉无私的家国情怀、毕生不倦的学术精神将隽永、臻远。
资料来源:科学网《童志鹏:志存高远 鹏程万里》,郭乃晨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