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鲜美的皮皮虾,你能想象它还是一个可怕杀手吗?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 2017-02-15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花诗鉴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引言

  不知道你有没有吃过一种味道鲜美,但是长相却十分怪异甚至有点可怕的海产。它的头看上去有点像虾,整个身体则更像蜈蚣,在身体的前端还有一对能够折叠的锋利武器,它就是虾蛄。虾蛄是虾和蟹的远亲,因为味道鲜美经常被人们当做上等的海味,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当虾蛄们生活在海里的时候,它们也是不可小觑的可怕杀手呢。

  好吃的虾蛄

  说起虾蛄你可能有点陌生,不过谈到下面的几个名字的时候恐怕你就会恍然大悟了。虾蛄也叫皮皮虾、螳螂虾。在餐馆和菜市场也有虾爬子、濑尿虾、富贵虾等名称。因为肉质鲜嫩紧实,产量有很大,所以自然就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在我国的南方沿海,虾蛄的做法更是花样繁多,包括清蒸、椒盐、避风塘等等。因为味道鲜美,还被用作海鲜汤和火锅的汤底。

  图1:在餐馆里出售的椒盐富贵虾

  在北方省份,虾蛄的做法相对简单些。人们只要将它上锅蒸熟就可以享用它的美味,根本无需调料。而产地的渔民们更是能将它用高度白酒和八角、花椒等等佐料腌制起来生食,唤作“卤虾爬子”,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图2:大连某海产市场出售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

  虾蛄是什么?

  虾蛄属于甲壳动物,它属于一个名字非常霸气的类群“掠虾亚纲”。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虾蛄是一种性情凶猛的猎手了。虾蛄用来捕捉猎物的捕捉足有两个类型,一种是像镰刀一样长满了尖刺的穿刺型,而另一种则是像一把锤子一样的锤击型。锤击型的虾蛄在肘部“锤头”的地方还特意加强了厚度,使攻击的威力更强。穿刺型的虾蛄比较像螳螂,它们更喜欢捕捉鱼和虾这样身体柔软的猎物,而锤击型的则偏好带有硬壳的蟹和螺贝。

  我们平时吃得到的虾蛄大多是广泛分布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南方市场也有体型硕大的斑琴虾蛄(Lysiosquillina maculata)和棘突猛虾蛄(Harpiosquilla raphidea)。不过有一点有意思的是我们所吃得到的虾蛄绝大多数是穿刺型的虾蛄(上述三种都是),而在锤击型的虾蛄里面,只有日本齿指虾姑(Odontodactylus japonicus)偶尔在福建的海产市场上见到出售。

  图3:虾蛄的头部特写,这是一只穿刺型的虾蛄,它的捕捉足尖端的刺折断了一根。

  它的眼里色彩斑斓

  在我们人类的眼睛里面,有三种感受色觉的视锥细胞,它们能让我们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以及它们所衍生出来的其他颜色。这在自然界是很先进的,不过在色觉这一点上,虾蛄要比我们强出了好几倍。虾蛄的眼睛里面感受颜色的视锥细胞有16种!这让它们能够看到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艳丽的颜色,在它们的眼中,世界一定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美丽。

  图4:漂亮的雀尾螳螂虾(Odontodactylus scyllarus)。

  虾蛄的强力一击

  说到虾蛄,自然要提一下它们最出名的技能,那就是锤击型虾蛄无坚不摧的捕捉足。它的这一对锤子由前肢构成的杠杆驱动,只要它收缩捕捉足的肌肉,就能带动肘部的“锤头”以极高的速度挥出,打出毁灭性的一拳。这一拳的速度相当惊人,它能以20m/s的速度击出一拳,最大的击打力量可以达到1500N!什么螺壳在它的拳下都不堪一击。被养在水族箱里的虾蛄更是曾经有过将水族箱的玻璃击碎逃亡的惊人“壮举”。因此虽然许多虾蛄的外观很漂亮,但是想要把它养在家里还是要选择比较厚一些的鱼缸比较好。抛开被它打碎的螺壳不谈,如果人类的拳击手能够像螳螂虾一样出拳的话,他可能只需要一拳就能击倒对手取得胜利了。

  图5:色彩鲜艳的雀尾螳螂虾(Odontodactylus scyllarus),注意它前肢上的两个“锤子”。

  图片来源:

  图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HK_Fortress_Hill_280_Electric_Road_Wah_Hoi_Mansion_Oct-2014_LG2_restaurant_seafood.jpg

  图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Squilla_mantis.jpg

  图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Odontodactylus_scyllarus1.jpg

  图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OdontodactylusScyllarus.jpg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由山西省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赵胜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