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卵石路,有些老人不能走中国妇女报 2016-11-14 |
鹅卵石路(图片来源:张斌/中新网)
城市公园现在常会修一些鹅卵石路,很多人觉得光脚走走鹅卵石路,足底穴位得到很好按摩,还能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调节功能,从而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周江南提醒,并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走鹅卵石路,康复锻炼切忌盲目跟风,一定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那么,哪些人不宜走鹅卵石路呢?
有关节炎的老人不宜。随着年龄增长,全身骨关节呈现慢性的、进展性的退化,受累比较多的是颈椎、腰椎和膝关节。如果膝关节有退行性病变,会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上、下楼困难,严重时,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痛,甚至畸形。周江南建议,这类人的康复锻炼宜选择不负重的坐着锻炼方式,如游泳、骑单车等。走鹅卵石路是一种让关节负重的锻炼,只会加重原有的关节负担。
平足老人不宜。周江南介绍,正常人的足底都有足弓,它在起到缓冲震荡作用的同时,还能保护足底重要神经、血管、肌腱等组织,而平足的人足弓低或者是没有,这就使得足底的弹性变差,失去对足底重要组织的保护作用,如果再在石子路上走来踩去,就很容易造成足部组织的一些伤害,反而会加重病情。
有高血压的老人不宜。周江南提醒,因老人走路不稳,鹅卵石路高低不平易导致摔倒,本身有高血压病的老人一旦摔倒,很容易有生命危险。
脚部有伤的老人不宜。周江南还提醒,鹅卵石比较硬,近期脚部有损伤,如发生关节胀痛、拉伤、扭伤、炎症急性期的人,也不宜去走鹅卵石健身。
每天走路不超过30分钟。周江南建议,走鹅卵石路,最好是赤脚或者穿着较薄的袜子行走。老人在鹅卵石路面上行走锻炼,一定要控制好时间。每天早晚各走15分钟左右为宜。同时要集中注意力,以免由于路面凹凸、易滑等造成摔伤、扭伤等。不建议老年人在鹅卵石路上倒着行走,这样走路危险性更大。如果发生足底皮肤外伤,要及时就医处理。(盛实)
责任编辑:lijia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