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jpg

平分秋色

广州日报 2017-09-30

  二十四节气·秋分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明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均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可是处于不同地带的人,对秋分的感受大不相同。早年住在北方,每年秋分,都是带着寂寥萧瑟的心境的。在秋分来临之时,身边的花草树木一点点凋零,燕子南飞而去,空留下檐底的旧巢。从这时起,一场秋雨一场寒,漫长的冬天来临了。然而在广州,秋分是最美好的时节。炎热即将过去,秋风起处,一片姹紫嫣红的艳阳天。燕子已飞来准备过冬,花农喜滋滋地打理着桃花,希望能在春节前依约盛开。

  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滋阴润肺、养阴生津。著名中医吕英认为,白露节气之后,临床普遍现象为体内因风寒湿热绞结,郁而化火,在里在内在深表现为实热,在外则表现为阳郁不达的虚寒或在内营血郁热,在外卫气失用的虚寒。常见大便干结或虽稀溏但排解不爽伴便前腹痛,脘腹喜揉按,怕风多汗,口臭唇干但不欲饮,或喜凉饮但饮后脘腹不适,食欲不佳,易疲劳,目眵多,易早醒。

  结合年运及节气特点,依据“肝胆乃发温之源”“营在脉内,卫在脉外,二者永远阴阳相随,内外柤贯”“厥阴中气营卫血脉是人身最常见的一条寒热虚实夹杂的病机线路”,秋分方重在加强厥阴阳明的主阖功能,旨在顺应一年阴阳运行规律“阳明阖坎水足”以及一日阴阳运行规律“厥阴阖开太阳”。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广州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