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艇还能东山再起吗

科普中国网 2017-08-10

  作者:陈丽

  1990年8月10日,中国第一艘充氦载人软式飞艇首飞成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飞艇的故事。

  世界上第一艘能够实现实用化操作的飞艇是法国人吉法尔于1852年制造的。它长约44米,由功率约2.21千瓦的蒸汽机带动三叶螺旋桨驱动,外形好似一支雪茄烟。1852年9月24日,吉法尔以氢气为填充气体,驾驶飞艇从巴黎郊外跑马场起飞,以10千米/时的速度飞行了27千米,创造了世界上飞艇首次飞行的纪录。

  世界上第一艘真正实用的硬式飞艇是由德国的齐伯林伯爵于1900年制造的。该艇长约128米,直径约12米,框架为木质,外面蒙有防水布,有16个气囊,由2台约11千瓦的发动机驱动前进。齐柏林后来又与他人合作,在20多年的时间里制造了129艘各式飞艇,大大加强了德国的军事力量。但是,氢气飞艇非常不安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新技术之一的飞艇主要用于军事侦察、炮火定位、海岸巡视等方面。后来,相对于飞速发展的飞机性能,飞艇的缺点越来越突出,逐渐被挤出了空中舞台。1937年 5月,德国约245米长的巨型飞艇 “兴登堡号”在飞抵美国准备停泊时,尾部突然起火并引燃了填充气囊的氢气,飞艇焚烧殆尽,约36人不幸遇难。

  近年来,飞艇又以近地空间浮空器的形式东山再起。近地空间通常是指高20~100千米的空域,介于传统航空器和航天器活动范围之间。在近地空间区域底部, 20~30千米高度范围内风速较低,特别是在20~24千米高度附近,平均风速低于9米/秒,对能源系统的要求较低,非常适合低速航空器实现持久的区域停留。

  目前,世界各国对近地空间飞行器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平流层飞艇、浮空气球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上。它们可以作为卫星和飞机的有效补充。其中,平流层飞艇在通信、导航、大气监测、商业旅游等活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版权所有少年儿童出版社,鼓励任何不用于商业性质的传播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