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因?

科普中国网 2018-04-25

       

 作者:王一川

  1953年4月25日,沃森和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双螺旋结构模式。脱氧核糖核酸就是DNA,它是构成基因的主要成分。那么,什么是基因呢?

  我们在土壤里撒下了南瓜种子,生长成熟后,我们就收获到南瓜。为什么撒下南瓜的种子,不会收到西瓜呢?原来这都是由生物界遗传特性所决定的,用什么样的植物种子,只能长这样植物,而决不会长成别的。

  生物界这种奇妙的遗传特征,是隐藏在细胞核里,一种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东西——基因所决定的。因此,先从基因,这个名词说起。

  基因是英文gene的音译,它是丹麦科学家约翰逊取的名,是指生物细胞内有遗传能力的物质,中文的意思是遗传的基本因素,是贮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生物就靠基因这个“法宝”,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基因包含在细胞核的染色体里。染色体只有在细胞分裂时,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细胞分裂时,首先是染色体的分裂,再导致细胞核和细胞的分裂。

  染色体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又名DNA)和蛋白质这二样东西组成的。蛋白质在里面,脱氧核糖核酸包在外面,好像一团棉球,被很长很长的绳子环绕起来一样。

  脱氧核糖核酸和普通有机化合物一样,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有很长很长的分子链,形状像我们常吃的脆麻花或油条。它能像西游记里孙悟空那样有分身术,能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从而导致细胞按原样复制出各式各样的器官,所以,染色体的分裂,实质上就是脱氧核糖核酸的分裂。

  所谓基因,就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长链上具有遗传能力的片段,它藏有遗传信息。正是它,向细胞发出各种“命令”,指挥生物按一定方式发育、繁殖、衰老,直至死亡。例如,一个植物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也都由基因决定。

  虽然基因有点“顽固”,但它还是可以改变的,一旦生物受到环境剧烈的或长期的影响,就会引起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某种变化,导致基因的突变,从而使生物体发生变化,这就是生物的变异,也就是生物进化的一种过程。由单细胞到人类,就是经历数十亿年,经过无数次遗传变异的结果。

  在不同生物细胞中,基因的含量也不同,低等生物基因就少,高等动植物基因就多。一般说来,细菌只有几百个基因;高等动植物就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人类最多,约有五万多个基因。

  对一切生物来说,基因可分二大类,一类叫结构基因,它是表达生物特性的;另一类叫控制基因,它是控制基因的基因,例如,植物开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花是由结构基因决定的,至于什么时候开花,则由控制基因决定了。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使人们大开眼界,能进一步认清基因的庐山真面目。电子显微镜能把各种基因拍成照片,供人们研究。人们不仅已经知道基因的分子长度、大小、排列次序、空间构型等,并且已成功地用一种特殊的手术刀——内切割酶,对基因进行剪裁和移植。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叫生物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美国科学家卡拉那曾成功地用人工办法合成了有活性的酵母基因。我国科学家也于1979年合成有71个核苷酸的核酸。这给人类控制生物的遗传提供了光辉的前景。

  关键词:基因 脱氧核糖核酸 DNA

版权所有少年儿童出版社,鼓励任何不用于商业性质的传播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