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身份证编号中会出现“X”

科普中国网 2018-09-06

  

作者:韩雪涛

  1989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公布施行。说起身份证,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为什么身份证编号中会出现“X”!

  1999年7月1日,中国实施了身份证的新标准。新的身份证号由以前的15位增加到18位。增加的数码中,其中有两位来自持有人的出生年份。新身份证添加的另一位编号则是末尾所加的校验码。通常这一位是1~9中的一个数字,但有的身份证上却会出现一个奇怪的“X”。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公安部门在设计身份证时,用前17位记录持有人的个人信息,而让第18位成为可以通过前17位计算出来的校验码。

  在生活中,身份证号码很可能在手写传抄中出错,因此,第18位数码的价值在于可用来“检验”一个18位的身份证号码是否正确,故称之为校验码。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第18位校验码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

  设由身份证号码前17位构成的数列为a1,a2,…,a17。另有一个指定的由加权因子组成的17项数列为7,9,10,5,8,4,2,1,6,3,7,9,10,5,8,4,2。

  将这两个数列的对应项相乘并求和:

  S=7a1+9a2+10a3+5a4+8a5+4a6+2a7+1a8+6a9+3a10+7a11+9a12+10a13+5a14+8a15+4a16+2a17。

  再将S除以11,得到余数Y(有11种可能)。最后,用这个余数Y按以下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第18位校验码:

  Y:012345678910校检码:10X98765432

  Y:012345678910校检码:10X98765432

  为什么校验码中会出现一个“X”?其实,X代表罗马数字10。为了保证身份证号码是18位,当校验码为“10”时,就用“X”代替了。

  现在,我们来举个例子:设某身份证号码前17位是34052419800101001,计算一下它的校验码即第18位数字。

  首先,把前17位数字分别乘以其加权因子并求和,得:3×7+4×9+0×10+5×5+2×8+4×4+1×2+9×1+8×6+0×3+0×7+1×9+0×10+1×5+0×8+0×4+1×2=189。然后,用189除以11得余数是2。最后,根据余数与校验码的对应关系,得到这个身份证的校验码是X。于是,身份证上便显示为34052419800101001X。

  信息时代到处都可以看到校验码的运用。除身份证外,校验码还广泛应用于商品条形码、书号等领域。超市中商品的“身份认定”依靠13位的条形码。它的第13位也是校验码。各种校验码的设置大同小异,只是“加权因子”和余数对照表有所不同而已。

  数码需要传输。因为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错,所以需要在信息中加入一些能够自我检验甚至能自我纠正的“纠错码”,那又是一门单独的学问了。

  关键词:身份证  身份证号码

  版权所有少年儿童出版社,鼓励任何不用于商业性质的传播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