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jpg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

2016-09-25

  9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全球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将竣工。9月24日,FAST探测核心部件馈源舱,首次进行大范围移动测试,为竣工之后的观测任务做最后准备。这意味着,中国可以正式开始收听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

  

  球面射电望远镜。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今年7月3日,FAST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将完成吊装。这个被国外媒体称为改变中国科技创新的“天眼”的主体工程完工。FAST的口径达到了世界之最的500米,从理论上说,FAST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接近于宇宙的边缘。有了FAST项目,中国在未来20至30年,可在最大单口径望远镜项目上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FAST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持建设,从概念到选址再到建成,耗时22年。据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副经理、科学家彭勃介绍,当时国家天文台从900多个洼地中筛选出390多个,通过分析、建模等因素后,最终选出了90多个,然后再对选出的90多个洼地,每一个进行实地勘察,最后按顺序排了13个洼地。

  

  建设过程中的FAST项目。 新华社 资料图

  “经过地勘,我们发现大窝凼的地质很好,在打钻深测地质情况时,我们打到110米深时就已经打不下去了,因为下面地质很坚固,能够承受望远镜的重量。”彭勃说。2006年,FAST项目最终决定落户平塘大窝凼。

  用”天眼”收听地外文明的声音

  不同于其他的望远镜,FAST的工作不是“看”,而是“听”。射电望远镜就像是个“耳朵”,“收听”太空深处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和光一样,无线电波也是一种电磁辐射,但是波长非常长,从大约一毫米到一百多公里。这些宇宙信号在太空中穿行遥远的距离,因此也非常、非常弱。对于射电望远镜来说口径越大,可接收的信号就越多。

  FAST由4450块三角形面板拼装组成。在FAST建成以前,世上已存的最大射电望远镜有两个:一个是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一个是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

  

  建设过程中的FAST项目。 新华社 资料图

  FAST建成后,其灵敏度将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提高约10倍;与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2.25倍。

  致力于探测外星智慧的机构METI International主席道格拉斯 凡柯(Douglas Vakoch,)称:“相较于此前对外星生命的探测,中国最新的望远镜能够探测得更快、更远。”

  上世纪60年代,国际上通过射电望远镜发现了脉冲星,当时以为找到了外星人,经过研究发现,这是理论预言里的一种中子星。

  1993年,美国300米口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观测了十几年,发现脉冲双星系统,这样的发现成为了爱因斯坦预言引力波存在的观测证据。

  目前,国际上有10项诺贝尔获是基于天文观测成果的,其中,有6项出自射电望远镜。因此,FAST项目正是投入使用后,可以想象,它将有望协助中国科学家冲击诺贝尔奖。

  在当天落成的新闻发布会上,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国际组织总干事菲力普·约翰·戴蒙德、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胡顿·泰勒等国际天文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也到了现场。

责任编辑:zhengmh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