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讲堂之张熙为您解读睡眠节律紊乱

人民网 2016-09-19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精神科、解放军总医院睡眠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张熙为观众讲解《睡眠节律紊乱与健康及生产作业安全》。(方正/摄)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17日,2016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正式开幕。今年科普日的主题为“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活动分A、B两区,分别在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和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位于B区的健康大讲堂请来了多位专家,他们将在不同时段为观众带来不同主题的健康讲座。接下来,小编将带你走进由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精神科、解放军总医院睡眠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张熙带来的《睡眠节律紊乱与健康及生产作业安全》讲座。

  张熙表示,本次讲座的关键词是睡眠节律,生物体均存在按照一定规律、周期性活动的现象,这种以周期性为特征,按一定时间不断重复的生命活动现象被称为生物节律,睡眠生物节律是生物体的最基本节律。张熙提到,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都是节律性活动,睡眠节律紊乱将对内分泌功能、情绪、躯体和脑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基本临床上所有疾病都可能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张熙说。

  张熙提醒大家,在对睡眠紊乱进行药物干预时,应首选半衰期短的药物,由低剂量开始,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进行非药物干预时,对于倒时差的人群,张熙建议应注意饮食,并将作息按照目的地的时区安排,进行适当户外日光活动,不睡眠时避免卧床,必要时使用短效安眠药物;对于倒夜班的人群,张熙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三班倒的工作,对于上夜班人群,应确保下班后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做其他事情而挤占睡眠时间。

  张熙还建议,人们应该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首先,避免长时间熬夜;其次,避免长时间持续作业;最后,可以根据5-7天的睡眠效果,以15分钟为单位增加或减少卧床时间。针对在特殊环境工作的人群,张熙认为应该遵守暗环境作业的要求;实行科学合理的轮班制度;对高原、高寒地区工作的人群作出适应性要求;合理安排航天飞行环境的作息时间。(实习生方正)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人民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