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葆仁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2016-09-16 |
“湄江昔日沐春风,多少酯醇相和融,万里回首故国远,先生桃李弥寰中。”1985年,王葆仁80寿辰之际,旅居美国的浙江大学校友郑家骏、程克信寄来一首祝贺诗,赞颂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王葆仁先生为培育科技人才作出的卓越贡献。
1907年1月20日,王葆仁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2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3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在化学领域研究一生,王葆仁对中国化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化学教育事业的推进可谓尽心尽力。
王葆仁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1936年,王葆仁归国后创建了同济大学理学院和化学系,历任同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与化学系主任;历任浙江大学教授、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副所长;195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任中国科大高分子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院士)。
作为最早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化学家之一,王葆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己内酰胺。对有机硅高分子,特别是硅碳硅氧链高分子的合成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耐高温杂环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进行了较广泛研究,并在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他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的理事兼高分子委员会主任委员,创办了《高分子通讯》 (后改名为《高分子学报》)。1985年10月21日,中国化学会第21届理事会第8次常务理事会通过“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并获得中国科协批准设立。
王葆仁先生也是我国有机化学的先驱者之一,从事过许多当时前沿的有机化学课题,并对中国有机化学的发展提出很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他主编的《有机合成反应》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深受化学工作者的欢迎。
1986年9月12日,王葆仁在北京因病逝世。他的一生,鞠躬尽瘁,忘我工作,爱党、爱国、爱科学之心终生不渝,他培育了上千名科技人才,桃李满天下;他发表了多篇有重要影响的论文,完成了多项促进化学科学研究进步的发现和发明,留给了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lijia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