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百年的希望
来源:未来论坛 2017-01-16
“人们问我为什想要这么做。我说我只有14岁,还不想死去,虽然我知道我没有选择。我想人体冷冻术会给我重生的机会,即使这可能需要等上百年时间。 “人们问我为什想要这么做。我说我只有14岁,还不想死去,虽然我知道我没有选择。我想人体冷冻术会给我重生的机会,即使这可能需要等上百年时间。
近日,英国伦敦一名14岁女孩在患上罕见癌症后,得知自己不久将离开人世的她决定把自己冷冻起来,为未来的重生留下一线生机。
为此,伦敦高等法院举行了一场非公开听证会。尽管女孩因病重无法出席,但法院最终遵从了女孩的遗愿,将其遗体交由人体冷冻机构保存(拓展阅读可点击右侧链接→如果冷冻后死而复生,却物是人非,你愿意吗?)。女孩已于上个月病故,其遗体经干冰处理后于10月25日从英国运抵美国密歇根Cryonics Institute人体冷冻机构保存。
围绕这一事件,人体冷冻技术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项自出现起就饱受争议的技术又一次引发了大众的热议。
时至今日,世界上其实还没有任何将冷冻人体成功复苏的案例。但要求将自己人体冷冻的却不在少数,其中甚至不乏身体健康、生活稳定者。到底是什么驱动他们接受人体冷冻术呢?
来自英国的一名志愿者Tim Gibson告诉媒体,他其实很清楚所谓的人体冷冻术很可能根本就无法实现,但不去尝试就永远都不会知道。每项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有“拓荒者”。这等同于花钱买一项并不存在的技术,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尝试,个中需要很高的思想觉悟。世界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身处迷茫之中,他们对生命看不到任何希望。人体冷冻就像是预支了他们来自未来的希望。
Gibson还开玩笑道:“这或许也是一种厌世的表现吧。就好比人们总是能为自己不去健身房、不坚持健康饮食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选择人体冷冻也是一样。”
Gibson在业余时间也会为人体冷冻公司Cryonics做志愿司机,去运送那些生前已签订人体冷冻协议的会员的遗体。目前他们的协会已经有50多名会员,之前已经有10名接受了人体冷冻术,存储在位于美国的冷库中。其实Gibson的内心也是充满矛盾的。他时而也会觉得这项技术是虚无的,坚持下去只是浪费时间;但同时又会想:万一成功了呢?“我们无法用时间来衡量这项技术的发展。如果真的失败了,那么我能想到的唯一可能就是组织倒闭了。”
有趣的是另一名组织成员Victoria Stevens也不看好人体冷冻术:“谁要是觉得这项技术一定能成功他大概是脑子进水了。我们还没找到复原人体、细胞的方法。一切都是未知数。我只是觉得这比火葬或土葬好点。”
很多人问Victoria为什么想通过人体冷冻术重生。在她看来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爱生命,爱我的家人,我不愿与他们永远天各一方。所以如果有一丝希望能延续我的生命,那再好不过了。我知道人们对此会抱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但死亡真的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常态吗?人们的观念总是在经历不断的重塑,对于生死的认识或许也能被改变。很多人其实都缺乏面对死亡的勇气,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必须选择去面对呢?死亡或者是苟且生存难道就是唯一的选择吗?”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人体冷冻术的关注也是越来越密切。“有人会说人体冷冻术是一场对死神的欺诈,但难道器官移植或者癌症治疗就不是吗?我认为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Gibson最后这样总结到。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人体冷冻术是持反对意见的。比如这次事件中这名女孩的父亲就强烈谴责人体冷冻公司是在“利用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来传递一种错误的希望”、“他们连百万分之一的成功率都无法保证。就算我的女儿在200年后成功复苏了,她也很可能丧失了所有记忆。”不仅如此,为了支付女孩昂贵的人体冷冻费用,她的祖父母甚至变卖了房产,以筹集高达37000英镑的费用。如此看来,人体冷冻术确实有买卖生命自由之嫌。除非变成一项所有人都承担得起的技术,或是直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否则难免又会落入“有钱才有选择权”的窠臼之中。
对于来自社会的质疑声,Cryonics Institute的主管Dennis Kowalski予以了否认。他声明这是一个非盈利组织,他们也不会给予选择人体冷冻的人们任何承诺,他坚持认为一线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强。有趣的是,在该组织的宣传手册中,对于像这次事件中因患不治之症而选择实施人体冷冻术的人们,组织统一称其为“病人”,整个冷冻操作也被定义为了一种打破限制、跨越时空的治疗过程。由此看来,人体冷冻术也传达出“死亡不过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的观念。
如果你也对人体冷冻感兴趣,目前世界上有三大人组织可接受申请:美国密歇根的Cryonics Institute、美国亚利桑那州的Alcor和俄罗斯的KrioRus。在操作上也可以选择全身冷冻和局部冷冻,例如只保存头部。相关组织的科研员称,未来依靠基因克隆和再生医疗技术,他们可以通过冷冻的头部“再塑”肉身,并把它们重新拼接起来。还有人将宠物的遗体交付冷冻,以期待百年后复活的自己与爱宠再续前缘。
尽管在短期内,人体冷冻技术的效果无法得到验证, 也无法摆脱人们对其伦理上的争议和技术上的质疑,但它至少表达了一种越来越为人所知的观点:死亡或许并不是所有生命一成不变的终极归宿。在链霉素被发现之前,人类在肺结核面前一筹莫展,肺结核被视为无法逆转的不治之症;今天,人们谈癌色变,但随着精准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抗癌之战也已隐隐透露出一丝胜利的曙光。谁又敢断言,在一个世纪后,死亡作为一种疾病不会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