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jpg

糖尿病人何时该用胰岛素治疗?

2017-01-19

  2 型糖尿病,目前在我国的患病人数已经达到 1.14 亿,对医学界、对国家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指出,糖尿病患者最终主要的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和血糖的控制以及血脂都有非常大的关系;另一方面, 2 型糖尿病是一个多器官系统受累的慢性疾病,血糖的控制和糖尿病多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之间有非常大的联系,特别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

  我国从政府、行业方面都花了非常大的力气,力图在全国范围内预防糖尿病,使糖尿病得到更好的控制。但是,糖尿病控制确实非常困难,在前些年我们做了一项糖尿病口服药治疗模式,以及糖尿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控制比较好的时期,就是在糖尿病被诊断之后的 2~3 年内,在这个时间段,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糖尿病患病时间的增加,疾病控制的成功率逐渐下降,所以到了大概 5 、 6 年左右的时间时,口服药治疗的患者血糖不能够得到满意的控制,需要采用胰岛素治疗。但是,从国际、国内多个研究显示,因为目前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治疗惰性,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及时得到相应的胰岛素治疗。

  采用口服药治疗或多种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很难做到让血糖得到长期满意的控制。纪立农说,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是一个进展性疾病,随着时间的进展,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需要不断增加外部的控制手段。主要体现为口服药种类、剂量的增加,在合适的时候就要使用胰岛素。如果这些辅助我们身体控制糖尿病的手段不能及时得到应用,就会导致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所以,在国内外各种指南中,比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指南,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指南,以及美国内分泌协会指南都建议,在一到两种口服药治疗下血糖得不到满意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大于等于 7% ),应该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

  在我国,当口服药治疗效果不佳并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时候,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是 9.6% ,接近 10% ;而指南建议当患者使用口服药,但糖化血红蛋白超过 7% ,考虑使用基础胰岛素这个距离相差很远。如果一个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从 7% 增加到 10% ,大概需要 1 到 2 年时间,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在这 1 到 2 年时间里,实际上是暴露在一个不可接受的高血糖水平中。

  另外,在胰岛素治疗开始之后,很多患者血糖仍然得不到满意的控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胰岛素起始之后剂量调整也不够及时。临床治疗中,医生往往会给予比较低的起始剂量,担心有些患者会出现低血糖,但在之后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逐渐调整胰岛素用量。多数情况下是逐渐增加剂量,使血糖得到更好控制,但这个过程在我国并没有体现出来。纪立农指出,研究数据提示,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剂量调整是明显不积极和不足的。

  还有一点,患者的配合性也是一个方面,患者不能够规律的监测血糖、记录在使用胰岛素之后血糖控制情况,等等。这种现状下,就不能给医患双方一个明显的提示,用于判断血糖控制好坏,帮助他们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成人 2 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发布,纪立农指出,指南建议控制血糖,一个是在口服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采用加上一次基础胰岛素的治疗,通过一次的基础胰岛素治疗,控制空腹血糖和进食后血糖;在这一基础上,如果不能很好地使糖化血红蛋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建议从基础胰岛素的治疗,进展到基础胰岛素加上餐时胰岛素的治疗,这是第二种方案。

  规范及时使用胰岛素,给患者有不少的获益:第一,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可以更好地提高达标率,更多人可以从规范治疗方面获得血糖控制;第二,是对并发症防治的获益,基础胰岛素最关键的特点在于血糖的平稳控制,而在学术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仅仅是血糖数字的达标,不足以完全阻止并发症发生,这是因为血糖波动,特别是巨幅波动给内皮细胞带来的损伤很大。基础胰岛素的合理应用,使得血糖波动幅度可能会减弱,使得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能够进一步减少。

  不少病人认为打胰岛素是要“上瘾”的,这是个很常见的误区。其实,用胰岛素治疗,是因为病情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但有人认为不注射了之后,血糖又升上去了,认为这就是上瘾,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比如说,我们饿了要吃饭,不吃饭就又饿了。是不是吃饭上瘾呢?肯定不是这个道理。

责任编辑:zhengmh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