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血液让我们有“好气色”?搜狐健康 2017-04-06 |
搜狐健康 文/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汪芳
人在某种意义上跟机器差不多,没有足够的能量供给就无法运转。那么人体的能量来自何处呢?
血液,是血液循环把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传送至全身各处。我们平时常说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都离不开一个“血”字,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血”里都有什么呢?为什么它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却也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带来各种不适?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刨根问底,看看我们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什么。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首先,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血浆本身是微微的黄色,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均匀地分散在血浆里。由于红细胞的数量占大半,所以红细胞的“红色”就成为人体血液的主色。
那么红细胞的“红”来自何处?红细胞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而呈现出红色,而血红蛋白的“红”来自于其组分——含铁的血红素。(所谓的“贫血”就是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标准值。所以贫血的人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及蛋白质。)
血细胞有什么功能?
血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由骨髓负责制造,寿命为100-120天。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但是红细胞有个“缺点”就是偏爱“一氧化碳”,有了它就把氧气忘光光了。煤气中毒的本质上就是红细胞与一氧化碳结合后,丧失了运输氧气的能力,人被“憋死了”。
白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是人体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卫士”。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迅速调遣集结赶到“战场”殊死搏斗;而病毒入侵后,白细胞的反应相对就不会那么热烈。
不过无论是哪类“敌人”都将殊途同归:打赢了人体安然无恙,打输了人就“病了”。
白细胞的稳定性很重要,过少易发生感染并引发“败血症”,过多又要高度怀疑“白血病”。
血小板严格意义上不是细胞,它主要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发挥作用。血小板过高也就是常说的“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栓,常用药阿司匹林就是因为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得以发挥功效。
血浆里都有什么?
血浆里面溶解着各种物质:如无机盐、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糖、脂类和维生素,还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血浆里包罗万象,每一种物质都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且较为熟识的就是“血糖”和“血脂”。
人体内的血糖主要是葡萄糖,是组织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正常成人空腹血糖浓度约为3.61~6.11mmol/L。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3.61mmol/L称为低血糖。
健康人的血糖一直处于不稳定的“平衡”之中,维持平衡的就是体内分泌的“相生相克”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前者可降低血糖,后者能升高血糖。糖尿病大都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而致。
血脂即是血浆中的脂类物质,血脂的含量可以反映人体脂类代谢的情况,相关指标的高低也可提示某些疾病的严重程度。
血脂指标看哪个?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比较受关注的血脂指标主要是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前者更有临床意义)和甘油三酯。
LDL也被我们称作是“坏胆固醇”,LDL升高会增加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所以要密切关注。一般而言,健康人LDL<3.1mmol/L。
其他人群可参考如下标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8mmol/L;糖尿病+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1.8mmol/L;糖尿病<2.6mmol/L;高血压+1项其他危险因素<2.6mmol/L;高血压或3项其他危险因素<3.4mmol/L。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缺少运动、肥胖、高脂血症和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等。】
理想的甘油三酯水平应<1.70mmol/L。对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要求更严格,特别是当指标>2.26mmol时,就意味着已经进入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状态!
血不仅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且还关系到“外在”。什么面若桃花、春光满面、容光焕发等,再比如血气方刚、神清气爽,还有更极致的: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当真是不吝赞美之词!其实这些五花八门的描述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好气色。
如果有人“实事求是”的用上述词汇称赞你,可见你的气血是很不错的,也足以说明你很健康。如果任何一条都与你相去甚远,就要考虑考虑自己是否该去医院抽一管子血检查检查了。
责任编辑:zhengmh
上一篇:科学家找到了引起糖尿病的“根源”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