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恐怖片越可怕你越想看?百度知道日报-生活中的心理学 2017-05-22 |
恐惧这种心理情绪体验,除了极个别先天性身心障碍患者,正常人应该都曾经体验过吧。即便是所谓的“大胆”者,应该也曾有过恐惧体验,只不过能让他们感到恐惧的东西或者情境比较少而已。
人类作为群体的历史尤其在远古时期经历了更多的恐怖体验,作为个体的人类,也几乎每个人都有童年时期的恐怖心理体验。
童年时期对恐惧的态度具有典型的二重性:一方面,因为身体与智力的弱小更容易感到恐惧,另一方面,也更主动追求恐惧,比成人更喜欢“吓人”或“被吓”。
面对恐怖片在青少年中的蔓延,也有人认为恐怖片应该在众多的电影类型中占有一席之地,认为经历惊险与恐怖体验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开放幻想、提升创造力的重要手段,甚至提出:没有惊险体验的童年是不完整的。这一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
欧美恐怖片中,经历惊险与恐惧的主角常常是儿童,固然更容易引起观众对电影的注意力,但是受到惊吓的儿童形象与观众在童年时期积淀下来的恐怖心理感受引起共鸣,恐怕是更重要的理由。
由此可以认为,人们之所以喜欢观赏恐怖片,在于电影中所揭示的恐怖经历引发了观众自身的恐怖心理体验,对于恐怖体验的需要,甚至是人的一种心理本能。
我们也看到,中外恐怖片中引起恐怖的对象,不管是自然的还是幻想的,有一个基本的特点,那就是神秘,其实质就是人们对它们不了解,即无知。这种恐怖体验的一个最基本的例子,就是一个人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感到害怕,尽管那个地方可能比他熟悉的地方更安全。因为人对于恐怖对象的矛盾心理,即害怕、力图接近与了解、克服害怕,再面对新的恐惧,这一消解恐惧的过程也就成为一个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观看恐怖片的积极的一面,不仅仅在于锻炼心理承受力,同时也在形成一种心理技能。
著名导演波兰斯基在1965年拍了《冷血惊魂》,当时被很多人认为是“看过最恐怖的电影”。一些人避之不及,而另外一些人则很享受观看的过程,看完还饶有兴趣地讨论女主角的病态心理。恐怖片让人不快,但喜欢的观众如云——恐怖片发展到今天,恐怖、血腥、惊悚等“重口味”程度早已远远超越当年的《冷血惊魂》。
从心理层面来讲,看恐怖片的确可以消除心中的郁闷和压力,是一种不错的情绪疏解管道,人们能把现实中的怒气、愤恨通过电影转移,随着影片的画面、气氛而紧张,甚至放声叫出来,都是释放压力、放松神经的好方法。但是,这同时也是对现实的逃避,如果发泄过了头儿,对恐怖片上瘾,那就是一种极端化的表现,影片的负面影响会对你构成威胁。
由于人的经历、背景不同,所以恐怖片并非人人适合看。有的人觉得并不可怕,但还有很多人看完影片心理有阴影,过度的恐怖会使人发狂、神志错乱,甚至因惊恐过度心脏承受不了,刺激了大脑,以致脑血管破裂而死亡。而对一些心理素质不稳定的人,比如想看又不敢看的人,或是儿童,恐怖片的负面影响就更突出,他们容易把影片的情节和现实混淆,觉得生活也是恐怖、阴暗的,造成自己性格古怪、孤僻,这时候最好去看看心理医生。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