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虽然不能决定自己的薪资 但可以选择快乐地工作

科普中国-健康伴我行 2017-08-04

  如今毕业生的就业潮已经告一段落,曾经的毕业生变成了现在的职场新人。与毕业前的惶惶不安和满怀期待相比,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职场新人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和充满自信,但不少人却觉得自己每天在繁重的工作和微薄的薪资之间挣扎,当初满怀的激情和期待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无踪,这是怎么回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所有主观行为的背后通常都有一定的动机,动机是指发动、指引和维持人们活动的动力,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其中,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人内在需要引发的动机,比如人们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某种理想等;外在动机是由环境要求或外力推动引发的,通常因人而异,比如学生会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誉而学习、职员会为了得到公司的工资和奖金而努力工作等。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外在动机非常重要,比如从公司的立场出发,如果希望职员努力工作、创造更高的业绩,那么公司很有必要给予职员充足的外在激励,当职员确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得到想要的回报时,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然而对于个人而言,外在动机也需要保持合适的度,因为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属于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外在动机很强,其内在动机自然就会受到压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完全是为了得到褒奖或者薪水而工作,那么这种过强的外在动机常常会使人缺乏安全感、失去自我,长期如此,外在动机也会逐渐消退,最终得不偿失。

  这便是许多职场新人在工作中找不到快乐的大部分原因,事实上,如果将自己的工作完全等同于可用数字量化的薪资,那么自己也会逐渐变成庞大数据库中的一个代码,即使身居要职也会感觉内心空洞,自然无法获得快乐和满足。

  那么,这些感到不快乐的职场新人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找到让自己不快乐的外在动机,然后仔细思考一下这些外在动机是否值得自己昼思夜想、茶饭不思;同时要有意培养自己的内在动机,比如可以放平心态,发掘工作中的乐趣,既不要为了额外的一些利益而昼夜不舍地工作,也不要因为资源分配不均而心存怨恨,还要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当初入职时所怀抱的理想,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焦艳)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健康伴我行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