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石达开负气出走,带走10万太平军主力,给太平天国带来“灭顶之灾”

观察哨
原创
对于军事心怀敬畏,对于文字力求严谨
收藏

发生在公元1856年的“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这场血腥的内讧中,太平天国损失之惨重,是1851年金田起义以来所没有过的。两万多“两广老兄弟”倒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之下,这些人不仅是太平天国最为精锐的部队,也是革命意志最坚定的中坚力量。除了人员损失惨重之外,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朝辉和燕王秦日纲先后被处死,太平天国领导力量也被严重削弱。永安建制时期的所封的五王和五军主将,仅仅剩下了最年轻的翼王石达开。

可以说,此时重用翼王石达开已经是整个太平天国人心所向之事。天王洪秀全确实也立即让石达开返回天京“提理政务”,并擢升其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并让军民尊他为“义王”。但此时的洪秀全由于担忧石达开成为第二个杨秀清,将自己的两个哥哥也封为王,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并让他们参与策划和实施军国大事,以达到掣肘石达开的目的。

面对洪秀全的不信任,石达开负气出走,离开天京前往安徽。洪秀全得知消息后,立即削去两位哥哥的王爵,同时还派人将一面刻有“义王”的金牌送到石达开面前,试图让这位太平天国的“擎天柱”能够回心转意。同时,太平天国合朝上下,也都在积极劝谏石达开,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只可惜,石达开去意已决,对洪秀全以及太平天国军民请求视而不见,于1857年10月从安庆出发进入江西。虽然,石达开没有宣布脱离太平天国,但是其给整个太平天国带来的危害同样很大。

石达开在离开之时,虽然没带走自己的旧部,但这并不是石达开不想带走,而是以陈玉成、李秀成等为主的新一代将领集体抵制的结果。虽然没有带走这些精英将领,但是石达开还是将太平天国在西线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部带走。只是,具体石达开带走多少部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一说是20余万,有一说是10余万。如果根据1860年,童容海、彭大顺、吉庆元和朱衣点等人带兵二十余万返回天京(“扶朝天军”)来看,石达开至少裹挟了10万以上的太平军离朝出走。

但是,无论石达开带走多少人,都从根本上动摇太平天国。因为,石达开的出走之后,使得太平军自1853年定都天京以后,采取的以攻击为主的“弹性防御战略”彻底宣告破产。一方面,由于太平军主力从天京周边撤离,使得天京城周围出现了大片真空地带。清军乘此机会,立即重建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再次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天京形成了合围之势。另一方面,由于石达开出走时,对被湘军围困的九江城见死不救,直接造成了九江城陷落,守将林启容以下17000余人全部战死。

太平军为了加强天京周边的防御力量,不得不从长江上游作战地区,撤回大批兵力拱卫天京。如此一来,太平天国自1853年至1856年西征取得成果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放弃。太平军与清军之间争夺的重点,从两湖、江西一线,推进到了距离天京更近的安徽附近。这使得太平天国能够征集兵源,筹备粮饷的区域大大缩减。而拱卫天京主要堡垒,也只留下了安徽的安庆。虽然,太平军在1860年组织了第二次西征,也曾攻击到武昌附近,但已经是强弩之末,再也无力重新夺取长江中上游的区域。

更为重要的是,石达开的出走,让已经处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曾国藩湘军集团得到了喘息之机。要知道,在1856年的湖口之战,湘军水师已经被太平军全歼,陆军也遭到了重创,只能困守于江西。如果太平军能够继续对湘军发动进攻,或许湘军从此就成为一个历史名词。结果,石达开驻扎江西4个月的时间,除了召集旧部之外,根本没有对湘军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到了1857年带兵出走之际,又是对江西置之不顾,选择进入了浙江,美其名曰是开辟浙闽根据地,实际上更像是对湘军“放虎归山”。湘军也利用这难得的时间,重整旗鼓,成为太平军最为强大的敌人。

可以说,1856年的“天京事变”让太平天国急转直下,但是石达开的出走,才是太平天国的灭顶之灾。因为,石达开的负气出走,让太平天国一时间失去了战略纵深,同时也造成了“朝中无将,国内无兵”的艰难局面,使得太平天国再也没有机会恢复元气。

评论
科普61a832a869488
秀才级
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