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唐山烧烤店暴力伤人事件”受到国内外民众的广泛关注,几名犯罪嫌疑人手段之残忍、态度之嚣张,让人怒不可遏。愤怒之余,很多人可能也很疑惑,为什么在法治越来越健全的当代社会,总有些人依旧热衷于暴力犯罪?难道真像荀子所说,“人性本恶”?“暴力基因”是刻在人类的骨子里的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科学家在很早之前就开展了对暴力攻击行为的双胞胎研究。在双胞胎研究中,同卵双胞胎共享100%的基因,但异卵双胞胎只共享50%的基因,如果遗传在攻击行为中发挥作用,那么同卵双胞胎在攻击行为上的相似性应该比异卵双胞胎更高,通过比较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在攻击行为上的相似性,科学家就可以估计出遗传因素对人类攻击行为的影响。
双胞胎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人的一生中,人类的攻击行为的确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因为不管是在人生的哪个时期,同卵双胞胎在攻击行为上的相似程度都超过了异卵双胞胎,并据此估算出人类的攻击行为的遗传力约为50%。
那么具体是什么样的遗传因素让人变得“暴力”呢?关于这一问题,其实目前尚无定论,只能说现在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
“超男”更容易暴力犯罪?
我们知道,正常的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型,但在精子形成的过程中,有些人的性染色体分离异常,使得这部分男性比正常男性多了一条Y染色体,变成了性染色体为“XYY”型的“超级男性”,这类男性通常身材高大、行为怪异并伴有轻度智力障碍。
过去的研究曾认为性染色体为“XYY”型的“超级男性”更容易发生暴力犯罪,尤其是在1965年,Jacobs等人对一所特殊医院中的197名具有心理问题或公众危害的患者进行测试,发现其中竟有8名性染色体为“XYY”型的患者,这比普通人群中“XYY”染色体出现的频率高了30多倍,这项研究也经常被错误地解释为“XYY”的男性犯罪率更高,这是因为人们没有考虑到“XYY”染色体的男性本身就具有更高的住院可能性。
而在另一项研究中,Witkin等人发现“XYY”型的男性确实比“XY”型男性的刑事定罪率更高,然而正如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那样,这些罪行通常并不涉及攻击性,并且“XYY”型和“XY”型之间犯罪率的差异可能是因为“XYY”型男性的智力较低导致的:一方面,智力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被引导犯罪。另一方面,如果他犯罪了,他被抓住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直至目前,关于具有“XYY”型染色体的“超级男性”具有暴力犯罪倾向的假说仍旧缺乏充足的证据。
寻找“暴力基因”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寻找“暴力犯罪基因”再度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近几年来很多候选基因研究发现了一些与暴力攻击行为相关的易感基因,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著名的“战士基因”MAOA。
MAOA基因最初被称为“战士基因”,原因就在于该基因与人类攻击行为关系密切。MAOA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短臂上,能够编码单胺氧化酶A,这种酶可以降解人脑内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通过改变人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MAOA的基因中存在很多种形式的遗传变异,有些遗传变异会导致这个基因编码出来的单胺氧化酶A的表达或活性降低,不能充分降解体内存在的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携带这种遗传变异的人具有更高的神经递质浓度,间接地增加了这些人的冲动性和暴力犯罪倾向。
2009年,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2000个青少年的基因发现,携带MAOA基因变异的青少年比不带有MAOA基因变异的青少年更倾向于参加黑社会团体,并且持械斗殴的概率比其他人也更大。有意思的是,科研人员敲除了小鼠的MAOA 基因后发现,小鼠脑中的5-羟色胺水平增加了九倍,攻击性行为也明显增多了,说明MAOA这个基因在其他动物中也发挥着类似的作用。
除了MAOA基因以外,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5-HTT)、色氨酸羟化酶1(TPH1)、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基因)和多巴胺D2 受体基因(DRD2)等5-羟色胺和多巴胺能系统相关的基因也都在人类和实验动物的研究中,被发现与攻击性行为存在关联。
需要注意的是,如同“XYY型染色体会增加暴力攻击倾向一样”的假说一样,这些“暴力基因”是否真的能够导致暴力行为,以及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暴力攻击这种复杂的表型,目前仍旧未有定论。本质上,基因反映的仅仅只是人性的可能性,而非决定论。仅仅因为一个人带有“暴力基因”,就认定这个人一定会暴力犯罪,实在过于武断,还会带来赤裸裸的“基因歧视”。同样地,由于“暴力基因”导致犯罪的学说尚不令人信服。因此,想要假借“暴力基因”之名为自己的暴行脱罪,目前同样不被接受。
参考文献
Tuvblad C, Baker LA. Human aggression across the lifespan: genetic propensitie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 Adv Genet. 2011;75:171-214. doi:10.1016/B978-0-12-380858-5.00007-1
Vassos E, Collier DA, Fazel S. Systematic meta-analyses and field synopsis of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ies of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Mol Psychiatry. 2014;19(4):471-477. doi:10.1038/mp.2013.31
Cupaioli FA, Zucca FA, Caporale C, Lesch KP, Passamonti L, Zecca L. The neurobiology of human aggressive behavior: Neuroimaging, genetic, and neurochemical aspects.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21;106:110059. doi:10.1016/j.pnpbp.2020.110059
Leggett V, Jacobs P, Nation K, Scerif G, Bishop DV. Neurocognitive outcomes of individuals with a sex chromosome trisomy: XXX, XYY, or XXY: a systematic review. Dev Med Child Neurol. 2010;52(2):119-129. doi:10.1111/j.1469-8749.2009.03545.x
Jacobs PA, Brunton M, Melville MM, Brittain RP, McClemont WF. Aggressive behavior, mental sub-normality and the XYY male. Nature. 1965;208(5017):1351-1352. doi:10.1038/2081351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