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旦有局部战争发生,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很快就会将战场演变成他们全新战法或新型武器的试验场。
比如,1990年海湾战争,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战斧”巡航导弹和“爱国者”防空导弹横空出世;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B-2A万里首次参战,就完成了长途奔袭,此外JDAM(“联合制导攻击武器”)等精确制导弹药也开始大量运用;2003年伊拉克战争,重达9450千克的“炸弹之母”让人见识到了美国新型武器的威力,而电磁脉冲炸弹则能轻松的让伊拉克军队的指挥系统陷入瘫痪;而从2011年开始的叙利亚战争,美国人几乎将其所有新式武器都进行了验证,F-22、F-35全部皮管上阵,甚至英国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法国的MdCN巡航导弹也秀了一把肌肉。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到了2022年的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称之为“特别军事行动”——西方人能提供的武器,让人感觉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在他们的援助清单上,主要的就是“毒刺”和“标枪”,让人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念头。要知道,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援助阿富汗的武器,“毒刺”就是最为重要和著名的武器。到了21世纪第三个十年,西方援助的武器,除了“毒刺”之外,也就是“标枪”反坦克导弹,让人们明白,在东欧的大平原上,乌克兰面临的装甲力量的威胁远比阿富汗山地强烈的多。
当然,除了提供反坦克导弹之外,此次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清单上,出现了155毫米榴弹炮。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大概原因有二,一是乌克兰的技术装备在100余天的冲突中,或许已消耗殆尽;一是乌克兰的军工厂早已损毁,根本无力支撑大量的152榴弹炮的炮弹的消耗。所以,“凯撒”、M109A3、M777和FH70等北约制式的大口径榴弹炮,也成为了援助清单上成员。不过这些火炮不是已经“年已不惑”,就是已过“而立之年”,都不算什么先进装备。更何况,这些装备早已经过战火的建议,无需在乌克兰战场上证明自己。
唯一可以称得上先进的,或者说近年来才出现的武器,大概只有美国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只可惜,“海马斯”对于美军而言,一是重量轻,可用C-130空运;一是可使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具有打击300公里以外目标的能力。但问题是,这些对于乌克兰军方没有任何用处,毕竟乌克兰无需快速远距离的部署,而是与俄罗斯面对面的对决。而且,美国人也没有给乌克兰提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所以,美国给乌克兰提供的“海马斯”,只不过是把M270多管火箭炮装到了6×6的5吨卡车底盘上。或许,英国人直接把M270提供给乌克兰更为有效,只不过这款服役近40年的火箭炮,如今早已停产,还能给乌克兰多大的支持呢?
可以说,西方在乌克兰战场上虽然提供了多种武器系统,但是更像是在清理库存或是被所谓的政治正确只能捐助,根本没有拿乌克兰当成新式武器的试验场。毕竟,近些年西方国家根本没有真正的新式武器投入使用。因为这些所谓的新式武器,大多还停留在设计概念或是PPT阶段。所以,即便想援助给乌克兰,或许也只能在遥远的未来。不过,就在西方国家无力将乌克兰当成是新型武器试验场之际,俄罗斯反而开始展示自己的各种新式武器。
“匕首”导弹,成为第一款在实战中亮相的超高声速武器;“扎迪拉(Zadira)”激光系统,成为首个在实战中使用的新型反无人机系统;仅仅服役了一架的苏-57战机,据说也在乌克兰首次披挂上阵。当然,不是说俄罗斯投入这些新式武器,就一定是比西方的先进,但是足以证明俄罗斯近些年的武器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俄罗斯之所以把所有精锐武器全部投入到乌克兰战场,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武器在战场上确实能取到效果,另一方面就是希望为很多武器找到销售渠道。
不过,俄罗斯人的目的能否实现,就只有天知道了。要知道,在叙利亚战争时,俄罗斯同样是精锐武器尽出,而且证明了很多武器系统在北非、西亚能够有效使用。于是,石油土豪们纷纷打开钱袋子,采购了多款俄制武器。结果,美国人不高兴了,于是《通过制裁对抗美国的敌人》(CAATSA)法案出来了,一众采购了俄制武器的国家立即撕毁合约,开始转购美国和西方的武器系统。所以,此次乌克兰冲突,即便能证明俄罗斯的新式武器有效,真的能帮它们能打开销路吗?
所以,乌克兰无力成为西方新式武器的试验场,但是俄罗斯能否完成它的愿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