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徐海泉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战略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日前,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大食物观”学术研讨会,会上,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战略中心副主任徐海泉研究员做了题为《“大食物观”下我国食物营养自给率现状与思考》的报告。
徐海泉表示,食物自给率与粮食安全水平紧密相关,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维度之一,近年来受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我国粮食自给率在多个国家的政策议程中排名前移。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国粮食自给率问题。自1978年以来,我国食物生产量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人均食物生产量由512千克/年增加至1328.7千克/年,所提供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分别由2981.8千卡/天、73.7克/天、33.6克/天增加至6392.3千卡/天、214.7克/天、144.1克/天,而优质蛋白质人均生产量也由每日4.7克增加至75.2克。
与此同时,居民食物人均消费量由1978年的515.5千克/年增加至1429.6千克/年,可提供的能量、蛋白质及脂肪人均消费量也分别由3037.3千卡/天、74.9克/天和34.9克/天增长至7503.6 千卡/天、287.9克/天、194.6克/天。而人均食用消费量则由353.9千克/年增加至974.7千克/年,能量、蛋白质及脂肪人均食用消费量也分别由1978年的2035千卡/天、50.6克/天和27克/天增长至2021年的3854.1千卡/天、137.3克/天、137.1克/天。其中,优质蛋白质人均食用消费量由4.5克/天增加至71.2克/天。
徐海泉表示,从总消费水平来看,当前我国食物营养自给率偏低,能量、蛋白质、脂肪分别降至85.2%、74.6%、74.1%,这对未来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从食用消费来看,当前我国自产食物能够基本满足居民对能量、蛋白质及脂肪的消费需求,目前三者食用消费自给率分别为151.7%、140%、100%。但优质蛋白质食用消费自给率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目前仅为94%。作为我国居民主要能量来源的谷类食物,能量自给率相对稳定,其总消费和食用消费的能量自给率分别达到96.3%、226.5% ,能够满足我国主粮基本自给的目标要求,这也为我国居民主粮的绝对安全提供了充分保障。
为更好促进我国粮食安全,徐海泉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在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提升我国食物能量总消费自给率,使之达到90%以上,同时维持能量食用消费自给率在150%以上,以确保自给能量储备充足。对国外食物可适度进口(不高于食用消费量的10%),以适应居民食物消费品种及来源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第二,加大对优质蛋白质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优质蛋白质食用自给率。扩大国内油料作物种植、增加植物油自产占比,同时倡导低脂少油消费。第三,探索和推行基于我国食物资源禀赋的健康膳食模式,科学合理消费,高效利用已有食物资源,兼顾健康、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
出品: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记者:宋雅娟 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