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应充分考虑化学污染物方面

中国绿发会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观察员机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过去几年来持续参与了《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的谈判进程。中国绿发会代表团正在参与2022年6月21日至2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办的第四次工作组会议。近日,中国绿发会化学品工作组从世界知名期刊获悉:有国际环境专家表示,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在纳入化学品污染物方面存在不足。绿会化学品工作组现将该文章整理编译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图源:Credit: CC0 Public Domain)

环境科学家、生态学家和政策专家在今天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封信中辩称,拟议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一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国际协议——未能说明威胁全世界生态系统健康的化学污染物总量。他们的建议是在2022年6月21日至2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之前提出的。

在国际化学污染问题小组成员发起的题为“扩大生物多样性目标中的化学品范围”的信中,作者敦促决策者扩大协定草案目前所涵盖的化学品的狭窄范围。他们还呼吁跨学科研究团队加强合作,解决化学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复杂影响。

文章主要作者加布里埃尔·西格蒙德(Gabriel Sigmund)和瑞士联邦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EAWAG)生物分析小组负责人兼维也纳大学微生物学和环境系统科学中心的组长克塞尼亚·格罗(Ksenia Groh)指出:“该协议草案的不足之处在于仅限于营养素、杀虫剂和塑料,而许多备受关注和重要的化学品被排除在等式之外,包括持久性和有毒的物质,如汞和全氟辛烷磺酸(per和聚氟烷基物质)以及药物。”多伦多大学地球科学系和环境学院教授、文章合著者米里亚姆·戴蒙德(Miriam Diamond)表示:“世界上每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偏远的北极、南极和喜马拉雅生态系统,都存在无可辩驳的化学污染物证据,这应该迫使新的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谈判人员将其视为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原文参看:https://phys.org/news/2022-06-global-biodiversity-framework-falls-short.html

整理:Daisy

审核:Lucy

编辑:Pierre

评论
八年幼儿园博伺厚
太傅级
全球多样性!
2022-06-27
周书荣
秀才级
全球多样性
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