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一战成名
2014年,美军派“唐纳德·库克”号驱逐舰硬闯黑海,而美军此举违反了《蒙特勒公约》中有关非黑海国家军舰进入黑海的特性和时间等方面的规定,为此俄军派出了一架苏-24战机(苏-24战斗机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超音速、全天候多用途攻击/战术轰炸机,除了携带传统的空对地导弹等武器进行攻击任务外,也可携带小型战术核武器),在“唐纳德·库克”号驱逐舰的上空盘旋,用装备的“希比内”机载电子战系统对美舰展开了电磁干扰与压制,致使宙斯盾作战系统瘫痪,最后“唐纳德·库克”号灰溜溜的走了。
部队陆续加装
“希比内”机载电子战系统由俄罗斯最大的无线电电子公司——KRET公司研制,安装于Su-34歼击轰炸机上。1995年,“希比内”系统开始在su-34上进行测试。2013年,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收到了一套“希比内”电子压制系统。2018年,俄罗斯西部军区驻扎在沃罗涅日地区远程航空兵团得到了改进的“希比内”系统。上一代“希比内”电子战系统只能用于保护轰炸机自身,现在他们能够保护编队飞机。
设备性能卓越
“希比内”机载电子战系统安装在Su-34的翼尖上,为飞机提供了强大的电子战能力,能有效对抗敌方雷达系统、防空导弹和预警机。该系统分机内组件和翼尖吊舱,采用数字射频技术,提供多通道干扰,具备更好的实时能力、自适应能力和全功率管理能力。可以进行多通道干扰,外挂的翼尖吊舱长度4.85米,直径仅0.3米,重量仅300公斤,前后半球干扰覆盖范围都是45度锥角。这意味着,一架苏-34可以挂载4个翼尖吊舱,4个吊舱可覆盖4-18GHz的频率,能够为一个飞机编队进行干扰护航。
作战能力惊人
“希比内”机载电子战系统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工作体制,主要由接收机、分析器、引导装置和4个发射机(可安装在翼梢或机载吊舱内)组成,作用距离至少100千米,可对敌空情雷达(警戒、引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厘米波段实施噪声干扰或直接压制,一旦截获敌方信号,能自动与数据库内的信号特征进行对比,确定敌方设施的威胁大小并排序,然后选用合适的干扰样式和信号发射功率,对威胁最大的敌方设施实施干扰。
系统接收机有2种工作模式,分别是“非搜索模式”和“干扰模式”。以“非搜索模式”工作时有30个信号接收频道,可覆盖军用电子器材的常用频段。以“干扰模式”工作时,保护系统会自动将己方接收系统关闭,以防受到干扰。分析器通过对接收机获取的信号进行评估,确定敌方设施的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压制模式。引导装置将信号发射机调至指定频率,并将其切换至瞄准或阻塞干扰模式。
该系统可在数百千米距离上掩护己方地面战斗车辆、空中作战飞机与水面舰艇,探测并干扰敌方的地面指挥控制以及侦察探测系统,同时还可以有效压制美制“爱国者”等采用雷达制导的防空系统和空空导弹。
有效护卫空天
2017年7月27日,战术导弹集团副总经理弗拉基米尔·米赫耶夫在莫斯科国际航空展(MAKS-2017)上指出,俄国防部接收战术导弹集团研制的近100架带有“希比内-10B”电子战系统的苏-34战机,使载机生存能力提升了至少25倍。现在正在开发的是用于前线航空飞机的新型系统“Khibiny-U”,特别是Su-30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