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人把人类的生老病死、贫贱富贵,与自然世界的物换星移、草木的一荣一枯看作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整个宇宙是一个充满联系的有机的整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则充当了这一传统思维方式和自然观的重要载体,对此后中国古代天人观和环境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古代中国人的环境实践。
《易》认为万事万物的生成都是天地阴阳交感的结果。《易经·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体现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认识成为此后的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重要渊薮,并伴随着易学本身的不断发展而深化。
天人合一思想的终极指向,则是天道与人道如何协调。《易》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人道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上古先民正是通过对天道规律的体察来指导人类社会,即《周易》所说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对人类社会是有神喻作用的,只有顺应天道规律的“圣人”才能与天地感应。
因此,古人一直将“推天道以明人事”作为指导人事活动的重要准则,在环境实践活动中同样如此。《易》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讲“生生之谓易”。《吕氏春秋》中有关于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讲商汤在一次狩猎时,见部下们张网四面并祷告,希望上下四方的禽兽尽入网中。汤命令去其三面,只留一面,并祷告说,天下之鸟,愿意向左的向左,愿意向右的向右,愿意向高的向高,愿意向下的向下,而我只愿捕取那些触犯天命的鸟。
这一故事对后来影响很大,此后狩猎时都用“三驱之礼”,遵守“天子不合围,开一面之网,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这是对商汤“网开三面”的传统继承,体现了作为一个圣人君王对“天德”应有的遵循。 成语“网开一面”也源出于此。
《周易·乾卦·文言》就此作了别具特色的论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就是说人道要效法天地之道,但并不是说,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相反,人可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规律,与天地相协调,对自然万物的变化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这在中国古人救灾防灾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节俭、积储、赈济等基本救灾防灾措施以外,古人还十分重视开发性救灾,强调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涌现出了一个个工程奇迹。其中,秦国蜀郡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当今世界上年代久远、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工程实现了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真正实现了古人“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愿望。
古人对人居环境也有着特殊的关注根据山水的自然本性,通过“目力之巧、工力之具”,对大自然“截长补短,损高益下”,过分的去掉一些,不足的增加一些,用人力使之完美,同样可以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高度和谐。这是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实现天人和谐的愿望和努力。
文/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