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唱响抗疫科普“好声音”
快递会传播病毒吗?返岗复工,上班族如何做好防护?低风险区域出门不戴口罩行吗?……疫情当前,公众需要知识、社会需要科普。让公众掌握正确的疫情防护知识、树立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对疫情防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自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科协系统和各科技社团,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线上线下融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解读疫情,传播知识,助力防控,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全城科普助力防控复工
随着各地迎来复工小高峰,通勤路上如何防护?返岗后工作及就餐期间如何有效地防控?选用和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面对这些疑问,日前市科协以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份复工指南和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公交车分散就坐减少接触,出租车开窗通风减少交谈,建议步行、单车或私家车方式出行。”市民孙小姐称,这些指南里的知识通俗易懂,对她非常有帮助。此外,指南还对乘坐电梯、返岗工作、食堂就餐、回家路上等日常遇到的问题给出详尽的指引。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科协发动区科协、全市150家科普教育基地,190家科技社团、59家院士工作站、100多家企业科协等单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了大量权威有效的疫情防控科普资源供上述基地和学会展开相关科普工作。截至目前,相关单位共转载疫情防控科普文章1000余篇次,总点击量超60万次。
创新科普形式,提升防控效果。2月26日,市科协联合市卫健委举办新冠肺炎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累计收到1000余份参赛作品;科普小达人评选活动获得点赞数超过7万次;市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杨焕明主讲的《基因与新冠病毒》在线科普讲座,吸引10.67万人在线收看;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市科普志愿者协会、市少年科学素质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在疫情期间相继推出了在线科普课程。
线上线下科普同频共振。2月1日,深圳市科学馆组织更新“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宣传科普长廊”,涉及“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何时就医”等10个科普专栏,帮助市民提高疫情防范能力;市科协制作了新肺疫情动画科普视频传播范围广,效果明显。
市科协还利用早高峰时间在深圳电台播出防疫科普知识,积极协调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普中国”平台进入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APP“i深圳”,面向全市近650万注册用户开展科普传播,并在深圳地铁20个交通枢纽站点投放宣传海报,潜在受众9800万人次。广泛发动科普信息员队伍,利用科普中国APP在疫情期间累计转发科普文章10万次,各区科协利用科普中国e站转载疫情防控科普知识20万次。
市科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林祥表示,市科协和各科技社团及早制定了应急科普工作方案,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资源优势,发动社会各界开展应急科普工作,取得很好的反响和效果。
众志成城筑牢严密防线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近日,有20余名来自不同群体的科技工作者录制视频,针对疫情和复工开展科普。这些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被网友盛赞“科普好声音”。
据悉,这是由深圳市科协、深圳市科技志愿服务总队推出的大型系列视频《抗击疫情科学家在行动》。
市科协科普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深圳科协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科技志愿服务。深圳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及其下属的30个分队,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通过网络新媒体发布防疫科普文章351篇,总浏览量超过229万次。
为帮助我市居民更好地应对疫情及复工带来的心理和情绪,由市科协主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承办的“抗击疫情鹏城心理热线”于2月14日正式上线,为深圳市民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试服务。
众志成城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近段时间,市科协党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主动到居住地社区党委报到。比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接受社区党委统一安排调度,协助社区做好出入人员体温检测,防疫宣传和复工复产检查工作。
科学防控疫情,需要充分发挥科普的作用,增强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市科协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强调坚决打好复工复产攻坚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科学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全市科协系统将更紧密结合科普宣传和新媒体,推出更多有知、有用、有趣的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