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致死率高,被称为“癌中之王”。
●“三高三低”的特点:发病率逐年增高、术后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药物有效率低。
它就是胰腺癌。
在我们认知中,胰腺癌患者多为男性和老年人。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女性和中青年更是明显。
这个五年生存率不到10%的癌症,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科主任医师李德卫表示,吸烟喝酒、环境污染和家庭遗传都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当出现黄疸、莫名消瘦,长期腹泻,以及不明原因血糖波动时,要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
专家简介
李德卫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腹腔镜、机器人以及传统的胰腺手术(包括十二指肠切除、胰腺中段切除、胰体尾切除);腹腔镜、机器人以及传统的肝脏手术(包括复杂的肝叶、肝段切除);腹腔镜胰、机器人以及传统的胆道手术(包括胆道肿瘤及胆道结石手术);肝脏移植手术。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胰腺位置隐蔽,发病少有症状
胰腺深居位置隐蔽的腹腔内,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兼有内外分泌的双重功能。胰腺的内分泌功能是通过胰岛分泌各种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激素来实现,从而参与人体的生长调节、物质代谢和血糖调节等。
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则由胰腺腺泡和导管系统共同产生胰液而实现,胰液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和碱性液体,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主角”作用。一旦胰腺出了问题,常常表现为消化功能障碍,尤其是上腹部不适。
胰腺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极少数人表现出非特异性症状,比如不明原因的消瘦,但大多数人不会引起重视,误以为没休息好。肿瘤直径超过3厘米时,就会压迫其周围的神经组织,引起上腹部和腰背部持续疼痛,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等症状,还会随着胰腺癌的不断长大会逐渐加重。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警惕胰腺癌
●腹痛:一般为上腹部持续胀痛,可以伴有腰背部疼痛。
●皮肤、巩膜发黄:胰腺头部肿瘤和胆管相邻,胰腺头部肿瘤易于压迫胆管,引起胆管堵塞,胆汁淤积,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
●消化道症状: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腹泻。
●消瘦、乏力: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
●症状性糖尿病:少数患者起病的最初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
目前,超过60%的患者易被误诊为胃病、慢性胆囊炎等,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女性和中青年明显
根据最新肿瘤发病数据显示,胰腺癌发病率在5-6/10万,相较于肺癌、肝癌等高发癌症,发病率不算高。但胰腺癌上升趋势明显,发病率已上升到恶性肿瘤的第10位。
在过去,胰腺癌的患病人群中,男性远远高于女性,且多为50~70岁的中老年人群。这给大家的印象是老年男性癌。
但香港中文大学与北京大学、墨尔本大学近期共同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收集并分析了48个国家和地区,近10年的胰脏癌发病及死亡数据。结果发现,胰脏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10年间都出现上升趋势,尤其在女性人口特别明显。此外,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
数据还显示,最高的胰脏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往往出现在人类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换句话说,在我国发达城市明显高于郊区农村。
专家分析,二手烟、酒精对于女性的伤害不断增加,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不管男性女性不良生活方式更加凸显,这导致女性发病率明显上升。
对于年轻化趋势,现在年轻人承受较大压力,饮食偏好也倾向重油重辣、高脂高热高糖食物,加上作息不规律,运动量减少等,都可能诱发胰腺癌。
此外,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
手术是主要手段,早诊早治、预防筛查尤为重要
胰腺癌不是遗传病,但少数胰腺癌有家族聚集性,即在家族内先后出现2个以上的家族成员患胰腺癌。出现家族聚集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胰腺癌易感基因在家族内的遗传或具有共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医学研究发现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胰腺癌的风险较没有家族史的人群高3~13倍。
遗传等被动因素我们无法控制,但定期筛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主动因素,不抽烟喝酒,少喝咖啡,保持健康体重等都是我们可以做的,这些都能降低胰腺癌的发病几率。
在治疗方面,胰腺癌近年来有了不小的进展,但由于没有特定的靶向药物,加上放化疗效果并不明显,尽管胰腺深居位置隐蔽,外科手术难度大,但它仍是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手段。
腹腔镜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癌应用最广泛的术式,具有微创、精准、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也是目前最复杂的腹腔镜手术之一,被誉为外科医生心中的“珠峰”。目前,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科已常规开展该技术。
由于解剖学和生物学原因,胰腺癌易侵犯重要血管,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科可以在腹腔镜下进行血管切除和重建。对于肿瘤侵犯范围大,需要复杂血管切除重建的病例,为了达到根治性切除目的,现在全部采用自体血管重建+自体血管移植。自体血管移植相比人造血管拥有明显优势,自体血管移植抗感染能力强、血栓形成几率低、并发症少,以及节省病人费用等优势。对于进展期边界可切除胰腺癌,利用我院系统化、多模式治疗优势,可以进行转化治疗后再获得手术机会。而晚期胰腺患者,通过多种综合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胰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术后适当的辅助化疗则更为重要。胰腺癌大多发生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中,因此, 存在胰腺癌高发因素的人群应该定期做针对胰腺癌的检查。一般每半年检查一次,检查的主要方法包括上腹部 B 超检查、血肿瘤标志物 CA19-9、CEA检查。如经过以上检查发现可疑胰腺病变,应该每月检查,直到排除或确诊为止。
常见的八种危险因素
01
吸烟
吸烟是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胰腺癌高危因素。烟中的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吸入后经血液运至肝脏被激活,排入胆汁后逆流入胰 管。此外,吸烟可提高血脂浓度,间接增加致癌危险。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癌风险越大。
02
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因为大量的酒精可能使胰腺组织纤维化,引发慢性胰腺炎,从而诱发胰腺癌。
03
长期喝咖啡
近几年研究发现,长期喝咖啡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
04
胰腺的慢性炎症
慢性胰腺炎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05
糖尿病
糖尿病是患胰腺癌的高危因素,特别是不典型的糖尿病、年龄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的人。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的2~4倍。
06
遗传因素
有3%左右的胰腺癌患者具有家族史,部分患者存在胰腺癌的易感基因,家族成员患胰腺癌的几率较普通人群大。
07
肥胖
由于甜食、肉食吃得过多,造成日常摄入的脂肪、淀粉、蛋白等过量,容易增加胰腺的负荷,慢慢地,胰腺细胞就容易发生恶性转化,从而导致胰腺癌。
08
环境因素
有研究显示,长期接触重金属、化学物质的人,患癌风险增加,其中在制造萘胺和苯胺的化工厂中工作的工人,胰腺癌的发病率比一般人高5倍。
文/胖熊 图/网络(请联系删除) 审核/肝胆胰肿瘤科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重庆市科普基地 / 重庆市健康促进医院
重庆市科技传播与普及项目
国家卫健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素养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