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人都痛心疾首,抱怨现在的食品安全环境不如以前,问题越来越多。殊不知,食品安全风险最大的地方其实是在家里。
我曾看到一份官方数据(当时说了不能报道就不引用了),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比如食物中毒事件,最多的场所,第一个是家里的厨房,第二个是集体供餐单位,而不是有的人念叨的什么“黑心商家”。
许多人在厨房里有很多错误的习惯,这些坏习惯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诱因。有可能是厨房里做饭的这个人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也有可能我们从小就学会了“坏习惯”,自己从来没从科学的角度去琢磨过。
所以今天起,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厨房里的坏习惯和错误做法——今天先讲食材的预处理:洗菜和洗肉。
错误 1:蔬菜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以为能泡去农残。
真相:把蔬菜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并不能泡去农残,甚至有研究说长期浸泡会增加亚硝酸盐的生成。不建议浸泡蔬菜超过30分钟以上,除了可能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外,水中能溶解的农药有限,干净了的蔬果又被污染,造成水中农药跟蔬果的农药一样多。最有效的清洗蔬菜的方法,是用流水冲洗,多冲洗几次。
错误2:蔬菜先切好了再洗。
真相:蔬菜应该先洗后切。如果先切再洗,一方面会让水溶性的维生素损失,另一方面还会让脏东西进到蔬菜组织里面。
错误3:臭氧浸泡蔬菜,去除农残。
真相:臭氧确实是能依靠氧化作用去掉农残,但是农残被转化成了什么别的化学物质不太清楚。高浓度的氧化环境对蔬菜营养价值有什么损失,也没有数据评估。
错误4:洗蔬菜和洗生肉都用一个容器。
真相:生肉表面往往有许多细菌。蔬菜往往烹调的时间很短,有可能还有生吃的时候。如果跟生肉用一个盆子,可能让蔬菜受到生肉中细菌的污染。
错误5:洗蔬菜依赖果蔬清洁剂。
错误:市面所售的果蔬清洁剂很多含有界面活性剂,且成分复杂,使用后需要再用大量清水冲干净。如果用了果蔬清洁剂却没有冲洗干净,造成了二次残留,反而污染了果蔬。建议还是用大量清水冲洗最靠谱。
错误6:生肉在水龙头下冲洗。
真相:生肉表面可能沾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等。如果在水龙头下冲洗,水花四溅的同时会让细菌喷射出去,污染到水龙头附近的台面、器皿和食物等。正确方法是用专门的器皿,先倒入水,再放肉,清洗过程中尽量避免水花飞溅,避免细菌交叉污染。
错误7:洗完生肉不清洗水池。
真相:冲洗生肉时水池会受到生肉中细菌的污染。因此冲洗生肉后要立即清洗水池。
错误8:手上有伤口洗肉不戴手套。
真相:皮肤是人体的一大防御屏障,如果皮肤出现了伤口,病菌就更容易趁虚而入。本来一些动物上生存的细菌是很难感染到人类的,但是如果手上有伤口,接触到动物的生肉或者动物血,就很容易让人感染动物身上的致病菌,有时候后果相当严重。正确做法是,如果手上有伤口,触碰生肉或者动物血的时候,一定要戴手套,结束后用肥皂洗干净手。
错误9:洗完生肉不洗手。
真相:洗完生肉不洗手的话,肉类中的致病菌、寄生虫等可能随着手转移到其他食物中,造成交叉污染。所以接触了生肉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错误10:摸完鸡蛋不洗手。
真相:鸡蛋看起来光溜溜的很干净,但是表面可能沾染鸡的肠道病菌。许多人做饭的时候打完鸡蛋,就直接开始炒菜或者烘焙,这样做会有安全隐患,可能让鸡蛋表面的细菌通过你的手污染了其他食物。正确做法是,接触完生鸡蛋就一定要洗手。或者先把鸡蛋洗干净了再打鸡蛋。
关于蔬果清洗的小结
在清洗蔬果的时候,大家最担心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农药残留问题。
其实,一方面,现在很多毒性较高的农药已经被淘汰了,新型的农药毒性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农药残留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全面。所以,我们平时在正规渠道买到的果蔬,实际的农药残留量是安全范围内,不需要过度担心。
另外,蔬菜在烹饪过程中,在高温和水煮的作用下,农残还会被进一步降低,吃的时候就很安全了。如果是要生吃的蔬菜,建议认真清洗,或者购买绿色产品或有机产品。如果是吃水果呢,大家可以尽量去皮吃,安全系数也更高。
关于肉蛋的清洗
生肉和生蛋表面容易寄生致病菌,如臭名昭著的沙门氏菌。这些细菌可存在于温血动物的肠道内,在屠宰过程中,就可能污染了生肉。
动物还可能感染一些从来没有感染过人类的致病菌和病毒,如果通过皮肤伤口等入侵人体,可能会造成人体染病,有时候甚至是特别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因此,不要让皮肤伤口接触到生肉或者动物血。触摸到生肉生蛋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