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通过体味找对象,靠谱吗?

返朴
原创
溯源守拙·问学求新。《返朴》,科学家领航的好科普。
收藏

通过体味找对象,靠谱吗?

我们的体味中储存着丰富的生物学信息,不仅仅能反映人的健康状态、饮食习惯,甚至可以通过体味评判人格特征,“臭味相投”所言不虚。体味在择偶方面也占据一定因素,在一项研究中,女性随机获得男性穿过的T恤并按自己对气味的喜好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排出的顺序竟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差异程度相吻合。这表明通过气味择偶还有更深层的基因上的原因,因为人本能会选择与HLA差异更大的异性结合以繁衍更优秀的后代。当然,很多人会用香水掩盖自身的体味,香水固然有魅力加持,但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撰文 | 小桃

1682年,路易十四带着王室成员,来到他父亲留下来的一个狩猎据点。说是据点,其实只是几间简单的小屋。路易十四对它进行了一番造价昂贵的翻新整修,他打算定居在那里。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因为此前的法国类似于一个游牧政权,王室随着季节变换四处迁徙,每年只在特定的时间回到巴黎居住。

这个小屋,就是后来的凡尔赛宫。

当时,凡尔赛宫远不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场所。整修工程尚未完工,据说宫殿旁边就是大片大片的沼泽地,到处都是污水坑和动物尸体、排泄物,散发着屠宰场似的气味。

这样的描述难免有夸张之嫌,但凡尔赛宫当时的破败和肮脏由此可见一斑。当如今的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似乎便不难理解为什么路易十四会如此热衷于香水——换了谁生活在这个臭气熏天的环境里,都得想点办法掩盖这股难闻的气味吧?

通过体味找对象,靠谱吗?

图1. 路易十四与香水的渊源颇深丨图片来源:perfumesociety.org

说起来,路易十四是一位颇有时尚品味的君主。时尚名媛的“三件套”——香水、高跟鞋、假发都与他关系颇深。不过,爱用香水未必是出于他的时尚品味。坊间传说,路易十四的个人卫生堪忧,他一辈子洗澡的次数屈指可数,为了掩盖身上难闻的体味,所以才经常喷香水。

那么问题来了:体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体味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为什么会有体味

一个比较直白的原因,就是个人卫生习惯。路易十四的体味就是这么来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出汗多了,身上好像就会有一股一言难尽的气味。其实汗液中将近99%是水,剩下一点点是盐和尿素,本身没有什么气味,刺鼻气味的始作俑者是糅合在汗液中的体表微生物。

汗是从汗腺里分泌出来的。汗腺分为两种:一种均匀分布在全身,可以帮助人们散发热量,叫作外分泌腺;另一种是顶泌汗腺,主要分布在腋下、乳晕、肚脐周围。从顶泌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与外分泌腺分泌出来的成分不同,这种汗里除了水、盐、尿素之外,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等物质。而皮肤表面的细菌(如微球菌、好氧类白喉菌、丙酸杆菌等)分解这些物质时,会产生含硫或含氨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成分,所以闻起来是臭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汗臭味主要是从顶泌汗腺较多的地方散发出来的。

但是很显然,出汗并不是产生体味以及造成体味差异的全部原因。体味的来源五花八门,其中不乏一些奇奇怪怪的因素。比如,饮食习惯、生理周期、甚至疾病都可以影响体味。

通过体味找对象,靠谱吗?

图2. 人体外分泌腺和顶泌汗腺的分布丨图片来源:fitpage.in

体味能告诉我们什么

体味几乎能显露出一个人的方方面面——说是闻香识人,毫不为过。

通过体味找对象,靠谱吗?

图3. 女性的一个生理周期里,总有那么几天“闻”起来更有性魅力 图片来源:Michal Bialozej

说起来,这凭借体味辨别对方底细的本事,恐怕是自然界的通行法则。在动物世界里,体味可以用来辨明敌我,这是因为从体内释放出来的气味可以作为嗅觉线索,这些气味里透露着“主人”的身份信息和身体的新陈代谢状况。人类的体味也具有同样的功能。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释放大量的气体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其中有的组分有气味——当然也有的没有气味。体味就是这几百种有气味的气体组合起来的效果。这些气体有机物通过呼吸、出汗或尿液粪便等排泄物释放出来,且随着年龄、饮食习惯、性别、生理状态而不同,甚至能反映出基因的差异。因此,体味也被视作每个人的“气味指纹”。

比如,体味能反映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有研究就表明,多吃肉更有利于产生令人愉悦的体味[1];甚至生理周期也来凑热闹,女性的体味会在卵泡期变得更迷人、更有魅力,而男性的睾丸激素水平也能让他们更香一些[2]。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新陈代谢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紊乱,从而产生一些“非常规”的气体有机物,或者改变正常情况下气体有机物中各组分的比例,这就使我们的“气味指纹”出现了变化。例如:三甲基胺尿症患者会呼出三甲胺,糖尿病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有丙酮,肝病性口臭患者的呼吸中发现有甲硫醇;一些传染性疾病可能通过新陈代谢途径产生令人不适的气味,这可能来源于体内激素的变化,也可能由皮肤表面以及汗液和皮脂里的共生细菌而起[3]。而从嗅觉的角度,霍乱患者“闻起来”甜甜的,急性糖尿病患者的体味则有点像烂苹果[4]。

除了揭示健康状况,体味还影响着我们的人格评价,只是这种影响多少有些神不知鬼不觉,我们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该说不说,体味属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科学问题。而如果喷了香水、涂了化妆品,问题就更复杂了。

香从何来?

香水的“香”来自哪里?它其实是众多分子的组合。打开一瓶香水,你闻到的是几百个分子弥漫在空气中,然后钻进你的鼻子里。而每一种分子的气味,其实是来自分子里化学键的振动。有的分子有着青草的清香,比如常用作香水绿叶调的顺-3-己烯-1-醇,而有的分子——比如H2S——却一股臭鸡蛋的气味,就是因为不同的分子和不同的连接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频率。(当然,按照这个理论,只要你找到与H2S的分子键振动频率一模一样的化学键,那么由它形成的分子也会有臭鸡蛋气味,所以说根据这个原理你可以制造想要的任何气味。)

有些人倾向于使用香水(或带有香味的化妆品)让自己的体味更好闻一些。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香水和你本来的体味糅杂在一起之后,它的作用一定是“掩盖”吗?还是会两者交织、混合,呈现出一种“新体味”?

事实上,香水是把“双刃剑”,它虽然能屏蔽身体的自然体味,但也有可能增强原本的体味。有科学家发现,喷了香水之后,香水的气味和自然体味混杂在一起之后的“新体味”是更好闻还是更难闻,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因为香水会跟你本来的体味相互作用,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掩盖掉。这也是为什么买香水要选择一款能匹配我们自身体味表象的香水,而不能看着爆款就跟风入手。

香水的魅力加成

我们可能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如果喷了香水,好像他人看待自己的眼光就不一样了——这不是错觉,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了香水以及带有香气的化妆品在人格评价中的作用。

香水可能会影响他人在我们眼中的吸引力。有研究表明,如果环境中出现了令人不愉的气味,原本颜值挺高的一张脸看上去一下子就没什么吸引力了。还有研究表明,香水甚至会左右我们对一个人专业能力的判断。例如,面试时,如果喷一点男性香水会被认为更能胜任管理岗位,反之,如果喷了女性香水,应聘管理岗位的面试结果可能会有点糟糕[5]。那么香水一定是面试利器吗?未必。一项涉及众多岗位和众多求职者的统计研究表明,对女性求职者来说,喷点香水更有利于拿下offer,而这一结论在男性求职者当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6]。

也有研究表明,在形成对一个人的印象时,体味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人们通常会将不愉快的气味和不受欢迎的性格特点联系起来,这是有科学道理的[7]。最近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人们基于体味做出的关于性格特质(尤其是大五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神经质,以及支配型性格等)的评价,居然是准的[8]。

体味与性格特质是通过什么东西相联系的呢?

首先,我们知道,人体的生理机能与性格特质都与特定的荷尔蒙和神经递质相关,因而它们可以成为体味与性格的桥梁,尤其是对于神经质和支配型性格,表现得尤为明显[9-11]。其次,有些情绪被认为是由体味引发的[12],经常表现某一种情绪的人可能就会拥有相应的体味[13]。例如,由焦虑和紧张情绪导致的频繁出汗可能会改变神经官能症人群的体味。这也是体味与性格相关联的另一个原因。

通过体味找对象,靠谱吗?

图4. 香水有时会与人格评价联系起来

基因在作祟

我们其实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或者调节身体机能来改变体味。不过,有一个因素却是我们永远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基因——基因可能才是让你闻起来跟别人不一样的关键因素。

我们每个人的体味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们的嗅觉也足够敏感,“闻香识人”这个说法所言不虚。有人曾做过实验:把一对双胞胎的T恤混在一堆毫不相干的人的T恤当中,然后让受试者去闻来自这些T恤的气味,结果发现受试者很容易就能把双胞胎T恤辨认出来;而且双胞胎的体味高度近似,以至于受试者甚至会搞混它们闻到的气味是来自同一件T恤还是两件[14]。

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从事人类嗅觉研究的科学家Agnieszka Sorokowska认为,这表明基因确确实实在影响着我们的体味,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我们能够通过闻一闻身上的气味来探测基因信息。

通过体味找对象,靠谱吗?

图5. 受试者可以从一堆T恤中闻出哪两件来自一对双胞胎,这说明体味与基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体味里隐藏的这些基因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呢?

在一项研究中,女性受试者拿到了一些男人穿过的T恤,要求她们根据气味的愉悦程度进行排序。结果非常有趣——她们排出的顺序,跟自己与这些男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的差异程度完全吻合[15]。

HLA是一种蛋白质,它能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出哪些细胞属于自身机体,哪些细胞来自外界(而这些来自外界的细胞就可能是潜在的病原体)。编码HLA的基因叫作MHC,它同时也为免疫响应中其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编码,所以HLA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让科学家了解一个人的免疫系统能提供哪些类型的保护。

你的“HLA画像”极有可能跟其他任何人都不一样——当然,跟你亲缘关系非常近的亲人会有更相似的“HLA画像”。从基因和遗传的角度来说,跟一个具有不同“HLA画像”的另一半孕育后代,能生出更具有免疫优势的孩子。Sorokowska解释道:“如果你的另一半跟你在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不一样,那么你们的孩子就可能对病原体有更强的抵抗力。”

女性受试者对T恤的排序,刚好是把“HLA画像”相差最大的男人排在最前面,“HLA画像”最相似的男人排在最后面,这其实反映了一种基因上的偏好。当然,她们自己并不知道,是基因替她们做出了选择。

至于HLA的差异如何导致体味的愉悦程度,目前还不清楚。有人认为,HLA能产生特定的物质,而这些物质能被皮肤表面的细菌消化,所以HLA其实是通过影响皮肤菌群来调节体味的。

了解体味背后的科学,但不必盲从体味的指引

人们会利用这种藏在体味后面的基因信息来择偶吗?额,好像并不会。一项研究调查了3700对夫妇,人们根据HLA差异程度选择另一半的概率就跟随机选出来的差不多[16],这说明,虽然我们会对某一种体味有着“与生俱来”的偏好,但并不会以此来决定结婚对象。

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女性的择偶依据无疑相当重要。自然界的大多数物种,在“婚配”时都是雌性选择雄性,而“她们”的选择依据归根结底还是要找到在基因上最占优势的异性,这样才能孕育出性状更优秀的后代(自然界告诉我们,优生优育要从找男人做起。)这就是为什么自然界的雄性动物大多有着五彩缤纷的外表,能歌善舞,还很会送礼物——这都是它们用来展示自己强大基因的手段。

体味偏好与基因之间的关联进而催生了一门生意经,脑袋活络的商人炒作出了一种被戏称为“T恤快速约会”的时尚,甚至开发出“邮寄体味”的服务。然而这样的服务真能让单身男女迅速锁定意中人吗?还是妥妥的智商税?

这里需要搞清楚一种心理,那就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虽然的确会偏好某一样东西,但并不一定基于这一偏好做出选择。这是因为真实的生活情景是非常复杂的。比如,仅仅基于体味,我们可以做出关于性格特质的评价,我们可能会根据体味判断出“嗯,这个人脾气不错”,但当同时看到一张照片和一份体味样本时,我们可能又会觉得“虽然这个人脾气不错,但那个人明显更帅啊”,于是陷入选择困难的境地。甚至Sorokowska认为,虽然根据体味判断性格更加准确可靠,但是看脸更简单,而人性往往会选择更简单(未必是更正确)的那一个选项。

而在另一项研究中,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嗅觉与气味心理学家Mehmet Mahmut发现,未婚男性的体味闻起来比已婚男性更强烈一些[17]。他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睾酮水平越高,体味就越强烈,而睾酮水平是跟年龄有关的,已婚男人的年龄整体上大于未婚男性,因此他们的睾酮水平相对较低,身上的气味也会淡一些。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能察觉千百万年的进化想通过体味告诉我们些什么,一个人的生殖能力的信息似乎全都写进了体味里。但是,我们要“听命”于体味的指挥,选择基因偏好的另一半吗?

如果你只是想找一个具有优势基因的配偶,那么你确实应该关注异性的体味。但是爱情是复杂的,大可不必过多关注体味——毕竟,我们用了漫长的进化时间,早已活成了体味中蕴含的样子。

参考文献

[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90513816301933

[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direct/10.1111/j.1439-0310.2006.01125.x

[3] https://doi.org/10.1093/jb/mvr090

[4] https://academic.oup.com/jb/article/150/3/257/867730?login=true

[5] https://doi.org/10.1002/ejsp.123

[6] https://doi.org/10.1037/0021-9010.68.4.709

[7]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3.02.026

[8]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6.00530

[9] https://doi.org/10.1210/jcem-73-5-1016

[10] https://doi.org/10.1006/hbeh.1995.1025

[11] https://doi.org/10.1111/j.1467-9280.1995.tb00521.x

[12] Fialová, J., and Havlíˇcek, J. (2012). Perception of emotion-related odours in humans. Anthropologie. 50, 95–110.

[13] https://doi.org/10.1002/per.848

[1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162644/

[1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8506X18300539

[16]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full/10.1098/rspb.2020.1800

[17]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9.00261/full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评论
科普传播L
大学士级
所谓的臭味相投也是有道理的
2022-07-12
二嘎子
大学士级
有滋有味未必真味,体味相投漫漫体会
2022-07-12
科普5ef3054d
少师级
闻香识人,毫不为过!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