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胖熊科普】你以为它只是一个息肉,其实有可能是一个肿瘤!

重庆市肿瘤防治科普基地(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收藏

一些人拿到体检报告后,被报告显示的身体某个部位的小息肉而弄得十分焦虑...

“比如鼻息肉、声带息肉、胆囊息肉、胃息肉、肠息肉、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等等。”

对于各种各样的息肉,

人们最关心的就是为什么会长息肉?

要不要治疗?

会不会癌变?

本期,胖熊请来了我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

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本期专家

王东林

王东林: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擅长恶性肿瘤的化疗及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尤其是在肠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和头颈部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上午(特需)

息肉就是多余的肉,发生与饮食遗传等有关

“息肉就是多余的肉,也就是指在人体黏膜表面上多余的突出的赘生物,是由局部黏膜组织增生而成。”王主任说,息肉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与人种有关,比如中国、日本等亚洲人群高于欧美人群。有些息肉的发生是因局部黏膜组织受到炎症刺激,比如长期便秘的患者,肠道内存在大量干结的粪可持续的刺激直肠黏膜,肠系膜组织长期受慢性炎症因子的刺激,便可发生肠息肉。

同时,雌激素水平过高可刺激子宫内膜组织增生,形成息肉。某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可致家族性息肉病,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此外,息肉的发生也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有关,比如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长期饮酒、常食辛辣刺激物等有关。

80%的息肉发生在胃肠道

“息肉可长在任何被黏膜覆盖的部位,比如鼻部、声带、胆囊、胃、肠、宫颈、子宫等。80%的息肉发生在胃肠道,尤其是结直肠部位。”王主任说,息肉可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息肉、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大多是良性肿瘤。但息肉到底是什么性质,是炎症、增生、肿瘤,还是是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都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才能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比如,如果是在胃镜、肠镜下发现的息肉,可以夹取米粒般一点送病理检查,确定什么性质,再决定下一步该如何治疗。如果是在超声、CT等影像学发现的息肉,因不知道性质,可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状等,先观察1-3个月,再决定下一步如何诊治。

“因此,千万不能抱着‘息肉是良性的,无关大碍’的心态。”王主任提醒说,一旦发现息肉,应根据不同部位的息肉,在医生指导下区别对待和诊治。

鼻息肉久治不愈,可诱发并发症

近段时间,小王一直以为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症状越来越加重了,本想到医院去开点药,谁知通过鼻内镜,医生发现他鼻部竟有息肉,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王主任说,鼻息肉常出现在上颌窦、筛窦、中鼻道、中鼻甲等处,是一种良性小肿瘤。鼻息肉患者常有鼻塞感,如果息肉持续长大,鼻塞感会加重。如果息肉阻塞咽鼓管,可导致耳鸣,听力减退,还可引起打鼾、鼻窦炎、慢性咽炎等耳鼻咽喉并发症,更致命的是可引发癌变。因此,一旦出现鼻塞感加重症状,建议到医院做鼻窥镜检查。如果确诊是鼻息肉,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在治疗上,如果息肉患者病情不重,可用皮质激素喷鼻剂喷鼻,并持续观察;如果息肉较大、症状较重,则要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做活检明确诊断。

声带息肉易发现,声音嘶哑或是信号

41岁的秦女士是一位小学老师,日前,她突然出现声音嘶哑,想到可能是用嗓过度,就没引起重视,可一个星期过去,声音嘶哑的情况并没得到好转,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声带处长了一个息肉。

王主任介绍,声带息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长期发声不当、长期不良刺激或慢性炎症有关。主要表现为声嘶,嘶哑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

声带息肉不仅可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若息肉较大阻塞喉腔,可引起呼吸困难。声带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但很多息肉患者在癌变后,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因此,一旦出现声音嘶哑、喉部异物感、咽喉干痒疼痛,建议立即到医院做纤维喉镜明确诊断,必要时也可在医生建议下做手术摘除。

胆囊息肉也会癌变,符合指征要手术

日前,陈女士体检发现胆囊里有一个0.4×0.6厘米大小的息肉,壁欠光滑。她听说胆囊息肉会癌变,非常担心。

王主任解释,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大多是在体检B超时发现。目前胆囊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有报道称,长期饮酒,高脂饮食,不吃早餐、压力大、熬夜及生活不规律者,容易得胆囊息肉。胆囊息肉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但也要预防癌变。

因此,一旦发现有胆囊息肉,要定期复查,如果符合以下手术指征,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1、胆囊单发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以上,蒂粗大者,尤其是基底宽,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者;

2、胆囊多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3、胆囊息肉伴有临床症状;

4、胆囊息肉直径小于5毫米,无症状,应间隔3~6个月随访检查,一旦发现迅速增大或症状明显。

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免恶化成肠癌

今年48岁的李先生,前段时间因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而到医院做了个肠镜检查,结果报告显示,有一个7毫米的息肉,医生建议可在内镜下切除。这让李先生很纠结,息肉一定要手术切除吗?如果不切除,是不是恶变成癌的几率很高?

王主任解释,肠息肉就是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一般而言,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类。

非腺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与肠癌的发病关系不大。

而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当然,腺瘤性息肉是否癌变还与患者年龄,息肉数量、大小有关。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1厘米以下的息肉癌变率为1~3%;1厘米~2厘米的息肉,癌变率为20%;2厘米以上的息肉癌变率为50%。

但是,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秘、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异常。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就应立即到医院做肠镜检查。如果发现肠息肉,可通过内镜切除,再送病检查,明确治疗。

此外,因肠息肉易复发,一定要定期复查。平时多食用蔬菜水果,远离烟酒。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该2年至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宫颈息肉可影响怀孕,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日前,晨晨拿到了单位体检报告,报告显示有宫颈息肉,医生建议到门诊做进一步诊治。这让她非常担心,宫颈息肉这个病需要怎么治疗呢?

王主任解释说,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长期刺激的结果,大多是良性的,无明显症状,少部分患者会有与月经类似的出血症状。因宫颈息肉会产生有炎性刺激的分泌物,所以会破坏阴道生理环境,降低精子活力,息肉也会形成黏液栓,阻碍部分精液进入子宫,影响受孕。如果在孕期发现宫颈息肉,息肉会慢慢长大出血,影响孕期健康。

“因此,女性应定期做妇科检查,一旦发现有宫颈息肉,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王主任说,一般来说,息肉较小时,可先采取药物消炎治疗。如果超过黄豆粒大小,可进行微创手术切除。术后应进行病理检查,确诊息肉的性质,是否恶变。如果病理检查有恶变,要进一步进行治疗。如果没有恶变,因宫颈息肉容易复发,也应在术后定期复查。

温馨提醒

体检发现息肉,别惊慌别忽视

王主任说,面对以上人体各部位的息肉,人们不要惊慌,也不要忽视。

1、应保持客观冷静的心态,不要相信谣言或小道消息,应去正规医院相应科室就诊或咨询是否需要治疗。

2、配合医生完成相应检查,进一步明确息肉的病理类型,并鉴别、排除其他类似的病变。

3、如果病理类型确诊为肿瘤性息肉,那么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为非肿瘤性息肉,患者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谨遵医嘱,改掉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治疗有关的基础疾病,定期随访和复查。

文 / 胖熊 图 / 网 络 审 稿 /王东林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重庆市肿瘤防治科普基地 /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重庆市科委科普资助项目

评论
科普61301d3f
学士级
【胖熊科普】你以为它只是一个息肉,其实有可能是一个肿瘤!
2022-07-21
黄丕荣
学士级
早检查,早切除。
2022-07-21
冷冰鱼
庶吉士级
早检查,早治疗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