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是他让我们实现了“紫菜自由”

海洋档案
开展科普活动,传播海洋文化、弘扬海洋精神,讲好海洋故事
收藏

视频:《档案里的新中国科技》

来源:中国科学院档案馆

紫菜不仅富有营养价值,并且味道可口,素为我国人民所爱好。但就在七十多年前,紫菜还是一种“珍稀食物”,国内每年的产量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高度依赖进口。现如今紫菜已经作为一道美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我国的紫菜产量更是位居世界前列。那么这一转变是如何实现的呢?中国科学院档案馆珍藏的这件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的《甘紫菜生活史的研究》论文及手稿为我们揭开答案。

早在上世纪,我国沿海人民曾经尝试对紫菜进行人工养殖,但由于并不了解紫菜冬天生长、夏天“消失”的原因,也不知道紫菜具体的生长过程,更无法找到紫菜的“种子”,只能凭经验和运气从海里捞取野生紫菜,根本没有紫菜养殖技术,仅依靠简单的“清坛法”进行极为原始的增殖。因此,曾呈奎在50年代初提出:“今天紫菜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活史的问题,如不解决生活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秋季大量出现于某些紫菜养殖海区的孢子来源问题,就不能把紫菜的养殖‘科学’化。”

从这份档案中可以看到,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曾呈奎及其助手选用了我国北方常见的且与条斑紫菜极为相似的甘紫菜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经过细致研究,终于解开了紫菜复杂的生长过程,完成了紫菜生活史。

紧接着,曾呈奎带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又研发了紫菜自由丝状体的培养方法,揭示了紫菜的“种子”的释放规律,并科学地将紫菜“种子”命名为壳孢子,被科学界广泛接受,沿用至今。与此同时,曾呈奎成功组织领导了紫菜育苗技术攻关,指出紫菜育苗只能采用人工育苗的技术路线,并发明了我国紫菜的“半人工”和“全人工”育苗技术,结束了养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开启了科学养殖紫菜的新纪元 。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我国紫菜的“半人工”和“全人工”育苗技术,结束了养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开启了科学养殖紫菜的新纪元 。
2022-07-27
科普62664af2
贡士级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又研发了紫菜自由丝状体的培养方法,揭示了紫菜的“种子”的释放规律,并科学地将紫菜“种子”命名为壳孢子,被科学界广泛接受,沿用至今。
2022-07-27
27忍者神龟
庶吉士级
生活的
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