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蜀道难》中以壮丽豪迈的想象展现了蜀道的惊险和磅礴气势。
直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其中有两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的是蜀国建立后,因为被秦岭阻隔,秦蜀两地(现陕西和四川)从不沟通往返。
蜀道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大概念,广义上的蜀道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也包括蜀地范围内的道路。
而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栈道。
今天,我们要来讲的是古蜀道中的褒斜道,这是古代穿越秦岭沟通秦川的重要道路,其中多处是沿悬崖峭壁而修建的栈道。
褒斜道,得名于褒斜谷。
褒斜谷就是褒水和斜水(今石头河)两者河谷的统称“,长约250千米,自古即为沟通秦岭南北的要道。
褒斜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较早、规模较大的栈道,历代多次增修,全程有两百多公里。
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栈道的修建。无他,在险峻的秦岭阻隔的情况下,当时的秦国想要占据巴蜀这块经济区,就得实现关中与它的交流和交通。
《战国策·秦策》中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可见修建栈道对于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都有很大程度的帮助。
修建褒斜道不像我们想象中的简单。
古代技术、工具等方面都还相对原始,只有靠人力来弥补这些不足。且在褒斜谷的某些地段,岩石矗立,下面还有湍急的河水击打岸石,在这些地段就需要凿石铺木,修建栈道以便畅通。
坚硬的岩石光靠锤打是没用的,聪明的先人采用“火焚水激”之法——先把山石用烈火烧得滚烫,在泼上冷水,热胀冷缩之下,岩石自然开裂,工人只需把碎裂的山石凿开就好。
坚硬巨大的岩石被“挪”开了,这栈道怎么修呢?怎么保障它的稳固呢?
栈道工程用得最多的结构就是平梁直柱结构和平梁直柱加斜撑结构,在此基础上有加了棚顶盖的版本,也有碍于水深而无柱的版本。
①平梁直柱结构
趁河水水位较低时先在底部凿出竖洞(柱孔),插上坚实不易泡腐的木头做支撑;再在侧面石壁上凿洞(壁孔)插入横梁,在横梁上铺起木板,平梁直柱式的栈道就完成了。诸葛亮说的:“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就是平梁直柱式的栈道。
李白《蜀道难》中“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石栈就是把栈道的木头换成石板。多数栈道会在靠水一侧装上栏杆提高安全性。
②平梁直柱加斜撑结构
在平梁直柱的基础上,因为柱孔和壁孔之间的水平高度差较大,距离较远,为提升栈道的稳固性,在壁孔和柱孔之间另外再凿出一些石孔,石孔开口向上倾斜25°—30°,插入其中的木料连接在立柱上或者横梁上,以分散荷载重量。
③平梁无柱式结构
平梁无柱栈道,顾名思义就是仅安装横梁的栈道。
因为栈道下的河水水位深,又在陡壁处,立柱和斜撑都无处下手时,唯有修建简单的平梁栈道。这部分的栈道危险程度相对较高,给行人的心理压力也更大。
褒斜道不光是有这些惊险地段的栈道,还有不得不提的我国最早的人工隧道——古石门。
古石门
古石门位于褒斜道的南端段,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
现藏于汉中博物馆的摩崖石刻《石门颂》写道,汉明帝曾下诏开通褒斜道并开凿石门(“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原碑作余),凿通石门”),后因战乱而断绝;到了东汉汉顺帝时,司隶校尉杨孟文“数上奏请”修复褒斜道,汉顺帝也听了他的建议。
到了现代,1960年前后,文物部门现场勘察,并已上报国务院备案的“褒斜道石门及其石刻”的档案中记载:“石门隧道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米;北道口高3.75米,宽4.1米,南道口高3.45米,宽4.2米;南北高度不等,由南向北高差30至50厘米”。
古石门内壁岩面平整,没有锤、砸的痕迹。那到底怎么凿通的?
在《修栈道歌》中有“积薪一炬石为圻,锤凿既加如削腐”的诗句,说明古石门同样是采用火焚水激的办法破石开凿的。
古石门凿通后,打从这里经过的文人骚客都把记事咏叹,抒怀为文,还镌刻于石门内外的崖壁上,(有点儿相当于现在的到此一游??)历代下来,形成了壮观的石门摩崖石刻。
在众多石门摩崖石刻中,以13种汉至南宋时代的石刻出类拔萃,合称“石门十三品”。
遗憾的是,古石门这条最早的人工隧道因国家兴修水利工程,已经淹没在了褒河水库中。但当时为了保护文物,将石门十三品凿迁下来,现陈列于汉中市博物馆。
虽然汉中通往关中的古道不止有褒斜道,但比起其他栈道,褒斜道全程较短较捷径,使用的频率也就更高。
褒斜道也因战争几经焚烧而又重修,比如公元前206年刘邦就曾烧毁栈道,以“示天下无还心”,让项羽消除戒心。
褒斜道是古栈道的典型代表,而古栈道的出现是我国交通的一个重要发展。
透过褒斜道,我们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尽管当时工具、技术落后,无数先辈们还是完成了这沟通秦川两地的壮举。
我们能感受到交通的发展完善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多重要。因此现在,中国一直在交通基建方面下大力气,也被戏称为“基建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