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主办、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患者治疗感悟与病例分享会于2022年7月27日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协和医院隆云教授主持,携手3位全国知名重症医学专家,安徽省立医院王锦权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刘娇教授以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李锋教授,共同探讨了从两次国内大规模疫情下,新冠重症感染者病情的差异化以及针对新冠患者的免疫治疗感悟。
隆云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今天讨论的话题不仅是医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从多次疫情中,我们不断在成长,重症医学在成长,对这种突发公众卫生事件的应对以及高度传染性疾病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相信随着社会资源的进步以及新的药品与设备的研发,能够推动医学共同发展。
王锦权教授分享《两次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特征回顾》
2019年12月下旬至2020年1月26日期间,武汉金银潭医院于疫情早期收治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入ICU后的28天病死率达61.5%,多数患者出现了肺脏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且院内感染情况堪忧。第二波疫情为德尔塔变异株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播方式以密闭空间为主,本次疫情具有明显的旅行团和家庭成员聚集性,主要传播场所为旅行团大巴、就餐餐馆、家庭及学校等,密切接触者筛查和社区排查时发现感染者的主要途径。此轮疫情特点具有年龄的普遍易感性、超强的致病率以及老年患者超高的致死率,年龄更大、未接种疫苗是发展到重症感染者的两个临床特征。
刘娇教授分享《新冠肺炎患者的免疫调节治疗》
从2019年年底到现在,新冠病毒经历了很多轮的流行阶段,国内目前仍然存在多点散发的情况,新冠病毒从最原始的冠状病毒,发展为德尔塔、奥密克戎这些亚型,这些病毒的毒性、传染性与耐药性在发生变化。伴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由于人体免疫导致的不同的亚型出现,新冠患者的免疫调节治疗是一个一直在讨论和争论的话题,人类的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大部分对于免疫治疗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及问题,目前免疫调节剂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患者个体化的差异,不同患者所进行的免疫治疗也会体现出疗效的差异性,未来的免疫调节治疗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去证实其有效性。
李锋教授分享《新冠重症患者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临床实践感悟》
李锋教授通过一例病例的救治分享了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临床实践并表示,新冠灭活疫苗可有效产生中和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ADR低于目前已发表的所有疫苗临床研究所报道的水平。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受试者,其血清可与国际多株流行毒株产生交叉中和保护,对全球多株的新冠病毒及相关变异株引起的感染起到保护作用。试行第九版新冠病毒诊疗方案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在治疗药物和内容方面,新版诊疗方案纳入了两种新兴特效抗病毒药物,同时对治疗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
随后隆云教授、王锦权教授、李锋教授就新冠病毒患者的免疫治疗及国内相关抗疫情况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展开了精彩讨论。
会议尾声,隆云教授在总结中提到,临床医生伴随着药品研发在共同成长,当对于这种特殊致病菌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武器时,还需要企业做更深层次的研发支持临床工作,让在前线作战的临床医生有更多的武器去与病毒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