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成员为了繁衍生息代代相承,动物有种群,人类有家庭。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不仅外貌与其父母有相似之处,甚至连他们的行为都受父母影响,儿童行为异常,父母多不健康,因此,孩子有问题,原因应先从父母找起。
父母不健康表现在他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国内外研究均已证实以下几点:
1、有害因素
母孕期、围产期各种有害因素,如母孕期患有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特别是被某些微生物感染或服用某些药物、接触某些毒性物质,因难产引起新生儿缺氧或窒息,孩子婴儿期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脑炎等可造成脑损伤,而轻微的脑损伤后遗症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和学习困难。
2、孕妇情绪
孕妇的情绪变化可通过血液和内分泌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的不良情绪,如忧愁、苦闷、焦躁、烦恼、悲伤、恐惧、紧张等,会使胎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供血量,从而影响脑发育,日后会增加儿童行为患病的可能性。
3、孕妇吸烟
孕妇吸烟可致使儿童行为紊乱。
4、遗传、发育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儿童躯体发育不良、遗传等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关。
5、与母分离
几乎所有寄养儿童均表现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异常问题。
寄养儿童经历了一个与亲人分离的过程,母儿相依关系有维持情绪平衡的作用。与母亲分离时,儿童企图恢复与母亲的相依关系;若分离继续,会出现哀痛过程,它容易使儿童产生对父母在情感上的脱离并与其他人建立相依感情。这一过程顺利的话,哀痛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消失,否则不良人际关系将持续至成年。
寄养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包括:焦虑、恐惧、害怕、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攻击性等。
6、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也是他们认识社会准则和建立行为规范的第一课堂;因此,家庭就构成了影响儿童行为外环境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影响儿童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
7、教育方式
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一般可分为宽松型、严格型和说服型。前两种方式均不利于儿童心理行为的正常发育。
父母对儿童进行体罚,可明显增加儿童日后反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父母应对儿童多些情感上的关怀,并重视教育儿童的方式,给予良好的认知刺激。用非暴力的方法教育儿童,可减少儿童的反社会行为,从而达到减少社会暴力现象的目的。
而在宽松型家庭中,儿童经常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也易产生行为问题。
教育儿童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是密切关联的。父母双方对儿童教育态度不一致,势必使儿童处于不稳定或矛盾的教育氛围中,久而久之会发展成多重心理品格,从而造成人格或行为上的偏异。
8、父母关系
家庭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儿童心理品格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父母关系对儿童行为影响最大。
稳定、和谐并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有积极的作用;父母之间关系紧张、互相冲突,甚至离婚,均会增加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概率。这类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包括:焦虑、多动、反社会行为等。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的言行举止无形中成为他们效仿的典范;因此,应注意自我言行,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这是培养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
9、父母素质
父母的文化素质决定了他们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构成了对儿童抚养的基础。因此,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相对高。
10、其他因素
父母失业、家庭成员违法、父母患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尤其是母亲抑郁)、亲子关系差等均可增加儿童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说明家庭在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父母不健康的家庭因素导致儿童行为异常同时交织着几个过程:
1、环境不稳
儿童的行为障碍是父母对儿童采用了不适当的、不一致的教育方式的结果。
在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中,儿童学会了建立符合自己愿望的行为模式,采用“嫌恶行为”来改变他人的行为。
例如,儿童以哭的方式来降服父母,使父母改变原来的态度而达成自己的愿望。这里“哭”是嫌恶行为,哭之前后父母若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久而久之,就会使儿童建立起不正常的行为模式,从而造成行为偏异。
2、精神防御
儿童通过建立一系列内在的精神防御反应来应对家庭的不良环境。
比如,家庭不和睦,父母对儿童缺乏关爱,使儿童的自尊心受到损害而产生抑郁情绪或违法行为。
3、教养方式
父母角色不当或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凡被奖赏的行为都会维持下去,不管行为对错,也不管父母的奖赏是有意或无意的。
4、学习过程
人的不良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儿童可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模式而学习到一些不良的行为。
除上述不健康因素外,儿童自身状况、社会心理等,目前也已被证实与儿童行为异常有关:
1、罹患疾病
具有慢性躯体疾患的儿童通常有行为或情绪障碍。
疾病对儿童的影响可以有各种方式,有些引起疼痛,有些使儿童产生焦虑,有些则使儿童感到羞辱、被孤立、窘迫和困恼,多数慢性疾病还限制了儿童的日常活动,这些都可能改变家长、老师和同伴对儿童的态度,从而引起儿童自身行为的改变。
同正常儿童比较,慢性躯体疾病的男孩出现口吃、咬指甲、吮拇指等行为问题的情况显著增加,这些儿童大多注意力不集中、常在课堂捣乱、易发脾气、具有攻击性等。
疾病对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与儿童的活动受限有关,因为儿童的行为发展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矛盾运动来实现的,这种矛盾是指儿童反映客观要求而产生新的需要与他原有的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儿童的活动是沟通心理和客观存在的桥梁,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2、社会因素
父母属于低社会阶层、社会风气较差等均可使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概率增加。
儿童行为通过与社会直接接触而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因素也可以作用于家庭成员,改变家庭环境,从而间接地影响儿童行为。
3、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致使儿童血铅水平升高,而铅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强神经毒物,对儿童的神经行为发育危害严重,与铅相关的神经行为障碍有些可一直持续到青年阶段。
不同的儿童,行为异常的症结各异。总之,应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综合措施,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从而使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反过来促进家庭美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