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经常在掏耳朵,甚至是不自觉的想掏耳朵……
把细长的挖耳勺或者棉签,伸进耳朵里,每一次触碰都是引来一阵酥麻。如果经过一阵摸索,能从里面挖出来一大块耳屎,那种由内而外的成就感,想必大家都有过,也让许多人欲罢不能~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为什么掏耳朵会有爽意?
我们的耳道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掏耳朵可以刺激耳道末端的神经,从而促进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从而产生了这种让人着迷的“爽”感。
而且,在掏耳朵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又称为“颅内高潮”、“耳音”。它是一种通过触觉或听觉等感官刺激,在你的颅内、头皮等部位产生的独特刺激感,令人感到愉悦,甚至欲罢不能。
所以,很多人不仅自己掏耳朵,还会去专门采耳的店里,花钱请人帮忙掏。但有时候也可能暗藏危险!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掏耳朵可能诱发交叉感染?
原因在这!
案例:三个月前,刘大妈的耳朵长出了一粒粒米样的肉芽,很痒,用手掏时还会出血。于是急忙去了医院检查。
医生给刘大妈检查完之后,顺便给刘大妈的老伴也检查,发现了同样的肉芽。之后医生告诉他们,二人得的是外耳道乳头状瘤,由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
好端端的耳朵里怎么会滋生hpv病毒呢?经过一番询问,医生找出问题其实出在老伴身上,老伴平时有去理发店掏耳朵的习惯,掏耳勺消毒不充分,不同的顾客用同一把工具,引起了交叉感染。
外耳道乳头状瘤的表现
肿瘤早期会出现耳道痒感、阻塞感或听力减退;之后挖耳可伴有出血或挖出“肉块”样物;伴发感染时可出现流脓、耳痛。
另外,还可见外耳道有大小不等的单发或多发、表面粗糙不平、带蒂或无蒂的棕黄色肿物,触之较硬;有感染者可充血肿胀呈肉芽状;有局部血循环障碍者可呈黑色,能部分自然脱落。
有上述症状的一定要及时就诊,外耳道乳头状瘤虽为良性肿瘤,但是有恶变为外耳道癌的风险!
此外,经常不自觉地掏耳朵,其实也暗藏风险。
经常掏耳朵,这些风险趁早了解
1. 引起耳屎分泌异常,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经常挖耳朵,可能引起耳屎分泌异常,导致耳屎越来越多,而新分泌的耵聍会由原本的片状变成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2. 耳屎越推越深,引发耳垢栓塞
我国耳鼻咽喉学会指出,用棉签掏耳朵,反而可能让耳朵里的耳垢越推越深,长期累积就可能形成耳垢栓塞。
一旦耳栓形成,就会出现耳痛、耳胀、眩晕、听力下降等问题,也可能引发炎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3. 损伤鼓膜,引起中耳炎或者耳聋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有0.1毫米,工具深入耳道后稍用力不当,就会伤及鼓膜,导致穿孔。
此时,一旦遇上耳朵进水或感冒,就容易引起中耳炎。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小贴士: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引起听力下降、眩晕、面瘫、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这些并发症很多都是致命的。
如果急性中耳炎久不愈合,变成了慢性中耳炎,容易导致中耳结构逐渐被炎症破坏,造成永久的听力损失和耳鸣,甚至全聋。
因此一旦出现了持续性的耳痛、耳鸣、耳闷、听力下降就需及时就医检查。
耳屎并非一无是处,不用经常掏
其实耳屎并非“屎”,耳屎在医学上又叫做“耵聍”,主要由脱落的皮肤细胞、汗毛以及耵聍腺分泌物等组成。
不要以为耳屎是多余的,它其实也能帮助保护耳朵:
1. 适当的耳屎,有4个好处
①耳屎不仅能阻挡外界的灰尘颗粒,也能防止昆虫等微生物进入耳朵,有着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
②耳屎还能缓冲声波对鼓膜的冲击,保护那些一直戴耳机的人。
③含有油脂的耳屎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让耳道深处的鼓膜不会干燥。
④耳屎内含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脂肪酸等,能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从而具有轻度杀菌、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
2. 耳屎不用掏,能自行排出
大部分人的耳屎都能够自行排出,比如我们在说话、吃饭、打哈欠的时候,耳屎会随着下颌的运动,借助耳道里面的汗毛进行推动, 悄悄的从耳道里面排出来。因此,不需要你经常去掏耳朵。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正确掏耳朵的注意事项:
①掏耳朵前先洗净双手,以免将细菌等带入耳朵。
②将医用消毒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放进外耳道内,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即可将耳屎带出。最好不要使用挖耳勺等工具,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
③不要频繁挖耳,一般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此外,在外掏耳朵时务必保证用具消毒卫生,而在家用掏耳棒等工具时,也要做好专人专用、清洁到位,以免出现感染。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