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医疗及就诊防范

达医晓护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2369 篇文章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进展,众多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常规医疗和防范措施日益受到关注。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抵抗力差,常合并其他基础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表现为老年人普遍易感,尤其是合并肺部慢性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患新冠肺炎后进展快,病死率高,所以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是疫情防治的重点对象。针对此次疫情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提出慢阻肺的日常医疗和对于疫情防护实用措施意见,不仅适用于肺部慢性疾病患者本人,又涵盖了患者的家属、护理人员,使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安全度过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期,以期早日实现抗击新冠肺炎的胜利。

640.webp (9).jpg现在我们将日常医疗和对于疫情防护实用措施意见简要介绍给大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致的病毒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冠状病毒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因其包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花瓣样或球棒状突起,形似皇冠,故名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与造成2003年暴发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均属于冠状病毒。2019-nCoV病毒是从未在人体发现的新毒株。

2019-nCoV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为1~14 天,多为3~7 天。通常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等症状。重型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多数新冠肺炎患者预后良好,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包括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

人群对本次出现的新冠病毒普遍易感,老年人感染后病情较重,死亡患者也多为老年人和合并基础疾病者。因此,必须提高以老年人为主的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防护。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肺部慢性疾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就医须知

1. 病情平稳的肺部慢性疾病患者

(1)坚持肺部慢性疾病稳定期维持治疗,保持良好的用药习惯。不要随意自行调整用药或停止治疗。注意观察自己症状是否稳定:包括体温、咳嗽、痰液性状,呼吸困难,疲乏,活动受限和睡眠障碍等。

(2)肺部慢性疾病患者若病情平稳,可根据病情情况适当推迟复诊。

(3)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诊

(4)常规肺功能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可适当延期。

(5)如仅需开具慢性病维持治疗的药物。可以请家属带上全部病例资料和相关证件到医院代为取药。部分城市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可一次开具较长时间的治疗药物,减少外出开药频次。目前有多家医院已经推行互联网就诊,可实现网络就诊开药配送等就医方式。

(6)不一定必须找长期随诊医师就诊,因为您的医生可能已经去了抗击疫情第一线。

(7)就医前一定做好相关准备,注意事项包括:预约挂号;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集中候诊,与其他患者保持一定距离(>1 米);就诊时勿穿行于发热门诊、急诊等区域;就诊结束应尽早回家。

2. 病情加重的肺部慢性疾病患者

如果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加重、呼吸困难等病情恶化情况时,需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应注意:(1)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进行就诊。(2)详细向医师提供自己的近期旅行史和相关接触史等流行病史以及既往病史、用药史、近期病情变化情况。医师会给予完善必要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新冠肺炎还是慢阻肺急性加重。(3)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如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则需转送至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收治。(4)单纯肺部慢性疾病急性加重可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能口服药物,避免反复前往医院输液,如果可自行返家雾化治疗,尽量避免前往医疗机构雾化治疗(目前因雾化会产生气溶胶,故很多医院已暂停雾化治疗)。部分患者因急性加重需入院治疗,甚至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及陪护人员更要做好自我防护。

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对新冠肺炎的防范

根据对新冠肺炎的防控特点,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方面,结合慢阻肺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1. 避免接触传染源

(1)最大可能的减少人员接触,尤其是有湖北等地区接触史或有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谢绝所有访客以及聚众活动。(2)老年患者生活饮食起居往往有陪护协助完成,因此,老年患者的家属、陪护或者保姆,也需要严格进行相应的新冠病毒的防范。

2. 切断传播途径

新冠病毒致病力强,传染性高,主要传播方式为空气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有效切除传播途径,是防范新冠肺炎的重要措施。

建议:(1)外出时正确地佩戴口罩,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在公共场所、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医时,均需正确佩戴口罩以隔离飞沫。值得注意的是,肺部慢性疾病患者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外科口罩即可,尽量避免佩戴N95口罩,因N95口罩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加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2)做好手卫生:在接触公共物品后、从公共场所返回后,咳嗽或打喷嚏后、脱口罩后,陪护人员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中后、饭前便后、接触脏物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之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并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3)老年慢阻肺患者排痰能力下降,有时需要辅助排痰,严格遵守辅助排痰操作流程,并且需要保护操作者及操作对象,减少感染的发生。

(4)居家时,室内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每天1~2次通风,每次30~60 min,通风时注意做好患者保暖,避免受凉。

(5)做好室内清洁,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减少室内环境污染,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及污物。

(6)使用马桶后,注意盖好马桶盖后再冲水,定期清洁洗手间。尽可能不去公共厕所。

(7)居家消毒:居家环境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消毒,但这类消毒剂均有明显的气道刺激作用,可诱发气道痉挛,加重呼吸困难和喘息,应注意予以防护。

(8)外出注意事项:①最大限度减少外出;②患者及其家人禁去疫情流行地区及其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疑似及确诊病例报告的社区;③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最好采用步行或私家车等交通工具;④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勿随地吐痰;⑤少触碰公共物品(如电梯楼层键按钮),在触碰公共物品后应及时洗手;⑥外出回到家中时,先脱鞋子和外衣,置于门口或通风处,随后摘口罩,最后洗手,同时应对随身物品(如手机、钥匙)进行消毒。

3. 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肺部慢性疾病患者患者的特点,为减少疾病的发生,建议做到以下几点:(1)合理的饮食习惯:勤喝水,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适量饮水;平衡饮食,均衡摄入热量、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少食多餐,建议进食容易消化或帮助消化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每天摄入合理的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坚决杜绝接触进食野生动物,拒绝进食腐烂、过期的食品,拒绝进食半熟、生食品。

(2)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每日睡眠,注意保暖;条件允许,慢阻肺患者可开展居家呼吸功能康复训练,适度锻炼,居家可采用太极拳、健身操、快走和固定自行车等进行适度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提高抵抗力。

(3)健康的心理状态:定期关心老年患者的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符合老年患者的医疗、娱乐等服务;鼓励老年患者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积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方式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调整好心理状态,避免过度恐慌,必要时心理支持和辅助。

(4)积极治疗其他基础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需根据基础病的不同,按时、规律、规范服用药物,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学会评估自己的病情,监测自己的一般情况,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患者家属需协助治疗,同时做好评估、监测工作。

节选自《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年3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疗和防范须知》

作者: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呼吸科 李俊 副主任医师